颈椎护理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颈椎半椎体畸形
TUhjnbcbe - 2022/3/25 12:00:00

颈椎半椎体畸形是一种罕见的先天性颈椎畸形,主要是1/2或1/3椎体的规则或不规则缺如,可有颈椎外观畸形和颈椎活动受限,脊髓神经症状,包括锥体束及运动障碍、肢体麻木及大小便障碍等,可行外支架及手术矫形治疗,阻止病症进一步加重。

主要病因

颈椎半椎体畸形为一种先天发育畸形性疾病,属于发育障碍的一种,目前病因不明,而且该病很少见,是引发先天性斜颈等的原因之一。

症状

颈椎半椎体畸形是某个颈椎表现为1/2或1/3椎体的规则或不规则缺如,而且残存的部分椎体可与上一个椎体或下一个椎体呈先天性融合状。因为发生的颈椎节段不同,缺损的程度不同,会有不同的症状表现。

典型症状

因颈椎畸形程度及部位而可有各种临床症状,如颈椎外观畸形和颈椎活动受限外,脊髓神经症状包括锥体束及运动障碍、肢体麻木及大小便障碍等。

就医指征

发现婴儿出现颈部外形畸形,比如先天性斜颈或者颈椎活动受限,或者锥体束及运动障碍、大小便障碍时,可及时就医诊治。

需要做的检查

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诊断标准

颈椎畸形的外观,相应运动功能障碍、锥体束征、大小便功能障碍等临床表现。

X线、CT和MRI检查显示存在颈椎半椎体畸形的相关影像学检查结果。

治疗

本病由于颈椎椎体缺如,椎体的一侧缺损能达到1/2或2/3,会出现颈椎侧凸畸形且多呈进行性发展,所以应早期发现,早期治疗,4岁前可通过外支架,4岁后可通过手术矫正治疗,防止发生严重畸形及出现神经症状。

保守治疗

如果3~4岁前儿童是否作脊柱融合尚难决定,可试用外支架。但半椎体侧凸畸形使用外支架作用非常有限,不能控制畸形的发展。

手术治疗

4岁以后应及早作单纯脊柱后路融合,或后路融合及器械内固定,或前路和后路分期融合术。也有同时作前路及后路骨骺阻滞和融合的病例。若有神经症状应进行椎管减压,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作椎管后路、前路或侧前方减压,甚至半椎体切除减压。减压后均应进行脊柱融合,除达到稳定脊柱外,主要为防止畸形发展。

预后

颈椎半椎体畸形的预后与畸形的严重程度有关,如果是涉及脊髓的严重型,则预后较差,而如果是属于仅仅从X线平片检查时才发现者,预后大多较好。复诊

遵医嘱,在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2年,进行颈部CT等影像学检查,对手术矫形效果进行复诊。

护理

颈椎半椎体畸形属于先天发育畸形的一种,目前来说,无需进行特别的护理。在患儿手术后,要为孩子准备营养丰富的食物,以促进手术的愈合,其他没有特别的护理注意事项。

日常护理

术后在医生的指导下,限制颈部活动,可在颈胸支具的保护下下床活动。

做好大小便管理,并观察大小便功能障碍恢复情况,及时向医生反馈。

建立合理的生活制度,保证睡眠充足,避免过度劳累,是机体康复的基础。

预防措施

颈椎半椎体畸形属于先天发育畸形的一种,而且目前病因不明,因此没有特别的预防手段。

宋永忠教授

宋永忠老师,世界中医骨伤联盟主席、CCTV-1健康顾问、天天养生堂健康嘉宾、北京北苑中医门诊部院长、团中央青企副秘书长、中医师承导师、中医世家、骨伤专家、京城名医。秉承医理、自成一脉;以宋氏中医正骨、宋氏气血调理,成为中式正骨的传承核心(治疗患者数十万人,培养正骨学生上万人,收徒多人)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颈椎半椎体畸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