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谢谢宁主任了,终于治好了我的腰痛。”今年40岁的潘先生感激地说道。潘先生是一家工厂的工人,每天需要进行长时间的体力劳动,平时就落下腰部疼痛的毛病。两个多月前,他在工作时因姿势不正确弯腰时突然感到腰部和下肢疼痛,但当时疼痛还能忍受,他并未充分重视,仍然照常生活。过了几天后他的症状逐步加重,走路时因为腰痛并臀部放射性疼痛只能跛行。
他回忆说:“当时我甚至都不太敢走路了,每走一步腰这里就剧烈疼痛,只能一步一步拖着我的左脚慢慢移动,已经严重影响到了我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在疼痛难忍的情况下,他来到了常州七院骨科就诊。
在检查过程中,骨科医生发现潘先生腰椎活动已经受限,左边臀部坐骨神经区域压痛,左下肢抬腿时也感到明显的疼痛,医生将病因锁定在了腰椎部位。经过腰椎CT及MRI检查,潘先生被证实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其中腰4/5、腰5/骶1椎间盘突出明显,尤其是腰5/骶1椎间盘突出明显且合并钙化。
办理住院后,经过骨科系统检查及术前讨论,决定采取手术摘除突出髓核。潘先生年纪尚轻,腰椎稳定性良好,无明显骨性狭窄,只需要对腰椎间盘突出髓核进行摘除,就能达到良好的恢复效果。为减少患者腰背创伤,尽可能术后能恢复体力劳动,患者选择镜下微创的手术方式是理想的手术方式。
骨科副主任宁明亮说:“面对腰椎间盘突出症,传统的手术治疗需要经后路腰背部切口,进行部分椎板和关节突关节切除,这样的传统手术方式伤口长约5cm,开放伤口较大,对背部肌肉剥离,损伤也较大,术后患者需要长时间躺在床上不能活动,后期存在腰背部无力,腰部疼痛等后遗症,恢复起来也较为缓慢。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出现了单孔椎间孔内镜,由于单孔椎间孔镜穿刺要求高,接受X射线较多,操作局限且难度大,发展较为缓慢,近两年引入国内一种全新的微创技术即UBE技术(单侧双通道内镜技术),”这种技术采用双通道,和关节、腹腔镜手术一样,采用一侧观察一侧操作,增加了观察视野,操作也更加方便安全,还可以采用常规手术器械,尤其是针对需要减压融合的病人较单椎间孔镜优势更大。
经过充分的术前准备,骨科团队利用UBE技术对潘先生进行了腰4/5、腰5/骶1两个节段的腰椎间盘突出髓核摘除,背部仅留有三处各一厘米的小切口,局部的骨骼去除几毫米宽,对肌肉组织损伤也很小。术后第二天,潘先生即感到臀部放射痛消失了,腰背疼痛明显缓解,在佩戴腰围下即可自行下床活动。经过几天观察治疗,患者顺利出院,为保证长期疗效,减少复发,患者还需要一个月左右的休息,让髓核突出部位破裂的纤维环口充分修复。
术前(左)、术后(右),效果对比
UBE手术优势
1)UBE内镜采用双通道技术,观察通道和操作通道分开,直径小,操作空间大、灵活,移动范围广。
2)应用传统脊柱外科器械即可,可借助膝关节镜作为观察镜。
3)相比单孔脊柱椎间孔镜,操作工具和磨钻不受内镜限制,更容易处理狭窄病变,尤其是老年患者腰椎间盘突出合并的椎管狭窄。
4)水介质操作,特殊器械可保持水流通畅,视野更加清晰,操作更安全。
5)手术方式更接近开放手术,对熟悉开放后路手术医师,学习曲线低。
6)适应症广泛,能轻松完成镜下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也能完成后路椎间融合,以及颈椎、胸椎、腰椎的韧带骨化等复杂病例。
哪些患者可以进行UBE手术呢?
各种类型椎间盘突出,侧隐窝狭窄,中央型狭窄,腰椎滑脱不稳定镜下融合,神经根型颈椎病,脊髓型颈椎病,胸椎病变及脊柱翻修病例等。
部分图片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