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病是由于颈椎间盘退行性变、膨出、突出,颈椎骨质增生,韧带增厚、变性、钙化等原因,刺激或压迫其周围的神经、血管、脊髓、肌肉等组织所引起的一系列临床表现,主要症状是颈背部疼痛、上肢无力、手指发麻、下肢乏力、头晕、恶心,甚至视物模糊等。
颈椎病高发年龄为30-50岁,随着年龄的增加患病率增高。由于近年生活方式的改变,颈椎病的发病年龄越来越低,患病率逐渐上升。下面为颈椎病自我治疗方法,大家可以借鉴一下。
(一)良好坐姿
要保持良好的坐姿,让头颈胸保持正常生理曲线,调整桌面的高度与倾斜度,避免头颈长时间处于仰伸或前屈。
不良坐姿与正确坐姿
(二)“好枕无忧”
枕头的功能就是维持头颈部的正常位置,不良的枕距和错误的睡眠姿势极易诱发和加重颈椎病,而注意改良与调整颈椎在睡眠状态中的体位,就可以起到较好的预防和治疗效果。而枕头的质地应该选择柔软舒适为佳,枕头的高低则以维持颈椎正常生理曲度为宜,多数为9~10cm。对于以四肢麻木等感觉为主患者,枕头可以稍高一点点,又可增加椎管的有效容积而减轻压迫改善症状。
(三)良好的睡眠方式
理想的睡眠姿势是仰卧或侧卧,同时使胸部、腰部保持自然生理曲度,稍屈膝屈髋。在此体位下全身肌肉处于放松状态,休息的质量高,疲劳恢复的快,同时还有调节关节生理状态的作用。而颈椎病患者应当选用木板床,垫以透气柔软的床垫为宜。
(四)定时调整头颈部体位
对于因为学习或者是工作需要头颅颈向某一个方向相对固定或者不断转动的患者,应再向相反的方向转动数次可减轻疲劳,也有利于颈椎保健。
(五)定时远视
低头伏案近距离看物时间太长时,应抬头远视30秒左右以缓解眼睛疲劳、调节颈椎及颈项伸、屈肌群间的张应力平衡,既可消除疲劳感,又有利于颈椎的保健。
当颈椎病在急性期的时候,需要制动休息和佩戴颈托。制动可以减少颈椎病症状进一步加重,佩戴颈托主要是固定颈椎于适当的体位,维持正常的生理曲度,减轻局部炎症和神经根水肿,能有效缓解症状。在进行自我治疗的过程中如若症状加重,应立即停止自我治疗,医院就诊。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