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护理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备战三伏灸三伏时间表来了拔除
TUhjnbcbe - 2021/7/4 20:13:00

三伏天是出现在小暑与处暑之间,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日子。“三伏天”的“伏”就是指“伏邪”。即所谓的“六邪”(指“风、寒、暑、湿、燥、火”)中的暑邪。

三伏天,是一年最容易生病的40天!

三伏时间表

初伏灸:年7月11日-7月20日

中伏灸:年7月21日-8月09日

末伏灸:年8月10日-8月19日

伏后加强灸:年8月20日-8月29日

三伏过不好,是要留病根的!

所以到了三伏天,不论男女老少都应该注重养生!平时要常喝温水、姜枣茶,少喝冰镇一类的饮料和食物。

入伏后,地表湿度变大,每天吸收的热量多,散发的热量少,地表层的热量累积下来,所以一天比一天热。进入三伏,地面积累热量达到最高峰,天气就最热。

另外,夏季雨水多,空气湿度大,水的热容量比干空气要大得多,这也是天气闷热的重要原因。

很多“病根儿”都是三伏天落下的

俗话说,“进入小暑,上蒸下煮!”,外加上入伏后,高温、高热、高湿的“桑拿天”将频繁出现,热浪菜人,酷暑难耐,各类健康问题也接踵而来,比如中暑、心血管疾病、心凉等。

三伏天本身很炎热,外加我们身体出汗多,消耗大,很容易出现疲劳、消化功能减退的情况。如果不通过膳食进行调整,吃的不对,很容易导致免疫力降低,引起疾病。

三伏首要防寒

入伏后有一个问题一般人都会搞混:“伏天里我们是不是要一心防暑?”正好相反!我们要着重防寒!

伏天开始,人体阳气在一年中逐渐达到顶峰,血管处于扩张状态,腠理开泄,一旦着凉,寒邪便容易趁机入侵。

人们在夏季多喜食冷饮,爱吹空调,这些过度贪凉的行为都可能让身体在无形中被寒邪伤害。很多病都是由于进食寒凉而导致阳气受损,或过于贪凉致外邪入侵所致。

三伏注意四点

千万不要小看夏天的寒邪,此时防寒甚至比防暑还重要。所以三伏天要注意以下四点:

1.避免冷风直吹

无论是开空调、吹电扇还是窗边纳凉,都要避免长时间直吹。夜晚睡觉时,门窗别开小缝儿,以防虚邪贼风。

2.护好两个部位

咽喉和后心是人体最薄弱的地方,很容易受到风寒的侵犯。护好这两个部位,有助于帮助身体缓冲低温的寒气。

3.饮食注意少寒凉

要少吃冷饮,尤其是孩子。小孩子阳气正在成长中,过食冷饮,会比成年人受到的损伤更大,易出现鼻炎、咽炎等呼吸疾病以及反复的扁桃体发炎发烧、脾胃不和等问题。

4.艾灸

三伏天“灸疗”是我国传统医学中最具特色的伏天保健疗法,它是依据中医学“天人相应”、“冬病夏治”、“春夏养阳”等理论。

利全年中阳气最盛的三伏天,人们体内阳气最盛的时机。应用具有温经散寒补虚助阳的艾灸,通过对经络腧穴的温热刺激,通过灸疗令阳气涉入穴位经络,通过经络的气血直达痛处,标本兼治。

艾灸有温经通络、升阳举陷、行气活血、祛寒逐湿等作用,在“三伏天”施灸就能增加机体的免疫功能,针对哮喘、慢性支气管炎

过敏性鼻炎、反复感冒﹑慢性胃炎、风湿与类风湿性关节炎、肩周炎、颈椎病、腰腿痛、手足发凉、和女子宫寒、以及脾胃虚寒类疾病有显著的疗效。

三伏天艾灸即能祛病防病、又能强健身心,是真正意义上的修身养性。

预约咨询、-

1
查看完整版本: 备战三伏灸三伏时间表来了拔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