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是出现在小暑与处暑之间,一年中气温最高,潮湿又闷热的日子。"三伏天"的"伏"就是指"伏邪",即所谓的“六邪”中的暑邪。在中医看来,三伏天是治已病、防未病的好时间。
三伏天,冬病夏治正当时!
冬病夏治是我国传统中医药疗法中的特色疗法,它起源于“天人合一”的医学理论,根据《素问·四气调神论》中“春夏养阳”、《素问·六节脏象论》中“长夏胜冬”的原则发展而来。冬病夏治,其实是利用夏季的气象条件,直接或间接的养生、治病。人类依赖大自然生存,人的生命活动规律、生理、病理都感受自然规律的影响、制约。夏季是人体阳气最旺盛之时,冬病夏治利用三伏天气温高、阳气盛的有利时机,在特定的穴位上贴敷中药,对穴位进行药物刺激,起到益气温阳,散寒通络的作用,从而使冬季或受凉容易反复发作、加重的疾病,在病情相对缓解的夏季得到治疗后使其病症减轻或消失,从而达到预防疾病的目的。体现了中医学“天人相应”的整体观和“未病先防”的疾病预防观。
冬病夏治的治病范围
吸系统疾病:慢性支气管炎、慢性咳嗽、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体虚易感冒、过敏性鼻炎等
消化系统疾病:慢性胃炎、肠炎、脾胃虚弱、消化不良等
五官疾病:过敏性鼻炎、慢性鼻炎、慢性鼻窦炎、慢性咽喉炎等骨科疾病: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风湿性疾病、腰腿痛等妇科疾病:痛经、宫寒不孕、慢性虚寒型盆腔炎、经期腹泻等
儿科疾病:小儿哮喘、咳嗽、支气管炎、体虚易感冒、脾胃虚弱等其它:阳虚型体质人群:四肢不温、喜暖怕寒、肥胖、易疲劳的“亚健康”人
“三伏贴”禁忌症
①有严重心、肝、肾疾病,糖尿病血糖未控制,恶性肿瘤患者等②严重过敏性疾病,皮肤上有严重皮损者③正在发热、咳嗽、咳痰等处于疾病发作期者④孕妇,小于2岁幼儿
医院中医科三伏贴贴敷时间及疗程
3-5年为一个疗程,每年头伏、中伏、末伏当天时间贴敷最佳
贴敷时间:成人6-8小时儿童2-4小时
初伏:年7月21日星期三(农历六月十二)--年7月30日星期五(农历六月二十一)
中伏:年7月31日星期六(农历六月二十二)--年8月9日星期一(农历七月初二)
末伏:年8月10日星期二(农历七月初三)--年8月19日星期四(农历七月十一)
注意事项:
贴敷时局部皮肤需保持干燥,禁止抓挠。穴位局部出现轻微痒、热属正常反应,无需特殊处理。少数人贴敷部位出现水疱,外敷消炎膏后可愈合,出医院处理。贴敷期间忌食生冷、油腻、辛辣、虾蟹海鲜等食物。
贴敷地址和联系电话
硚口区中山大道26号博爱楼3楼中医科治疗室-、-
-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