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标准礼仪护理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例手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标准礼仪
护理组和普通护理组各例,比较两组患者血压、心率、医护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普通护理组患者术后心率、血压
与术前比较明显上升(P<0.05),标准礼仪护理组患者医护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均高于普通护理组(P<0.05)。结论:标准礼仪
护理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可以减少患者术后心率、血压上升,提高患者医护依从性及满意度。
(医院广东江门)
标准礼仪护理;手术室护理;心率;血压;医护依从性;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R.6文献标识码:ADOI:10./j.issn.6-..08.
文章编号:6-()08--02
正文标准礼仪护理临床实施工作已在国内外广泛开
展,应用于手术室护理中效果确切,但是有部分医护
人员认为手术室中的工作主要是为患者去除病因、保
证生命安全,标准式礼仪护理干预实效性差[1]。
年3月~年3月,我们对例手术治疗患者实
行手术室标准礼仪护理,经临床实践,取得满意效果。
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本组例,按随机数字表分为标
准礼仪护理组和普通护理组各例。标准礼仪护
理组男67例,女33例;年龄17~71岁,平均41.5
岁。手术种类:骨科34例,妇产科31例,胃肠外科12
例,其他23例。普通护理组男60例,女40例;年龄
13~79岁,平均42.8岁。手术种类:泌尿外科39
例,肝胆外科34例,妇产科14例,其他13例。两组
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普通护理组行手术室常规级别护理干
预。标准礼仪护理组在手术室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
行标准式礼仪护理,主要包括职业礼仪、专业素养、心
理干预及人性化干预[2]。①术前指导患者常规禁食
8~12h,禁饮4h,排空胃肠道;熟悉患者病历资料,
并进行术前宣教;完善心电图、肝肾功能等相关检查,
中枢和循环系统,易引起呼吸功能减弱和血压下降、
心率减慢、心电图异常
[2]。患者回病房后即给予24h
监护,监测脉搏、呼吸、血压、血氧饱和度及心电图,特
别注意观察呼吸和血氧饱和度[3]。本组患者术后均
给予中流量氧气吸入,其中1例呼吸困难、血氧饱和
度降到80%以下,经加大氧流量及吸痰措施后症状
未缓解,最后送ICU治疗后症状好转。
3.2.2切口及引流液观察术后密切观察切口有无
渗出、引流管是否通畅及引流液的量和性质。本组患
者引流量为50~ml,平均80ml。术后3d内均
顺利拔除引流管,无脑脊液漏发生。
3.2.3神经系统监测术后继续颈部制动,检查四
肢感觉、运动情况,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处理,术后
24h内每小时检查1次,以后每班检查1~2次,直到
患者可以下地活动。本组未出现神经功能异常症状。
3.2.4早期康复护理术后第1天开始可进行肢体
关节屈伸及肌肉收缩锻炼3组/d,每组30~50次,每
次肌肉收缩5~10s。拔管后复查颈椎正侧位X线
片,确认骨折复位及内固定物位置良好后,可根据情
况依患者体型选择合适颈围或头颈胸支具佩戴,适应
床边坐立后逐步下地活动,教会正确的卧姿及起卧床
方法,同时做好出院指导。
4小结
不稳定型寰椎骨折本身可引起呼吸功能衰竭、循
环功能减弱及活动障碍,护理不当可加重脊髓损伤出
现并发症。本组患者经后路C1、2钉板+横连杆系统
内固定+取髂骨植骨术进行治疗,并给予及时有效的
护理措施,取得了满意效果。说明经内固定治疗不稳
定型寰椎骨折复位良好、固定稳妥、出血量少,积极的
临床护理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恢复。
参考文献
[1]王谊,*孔阳,傅声帆,等.扩大操作口腔镜下脊椎前路
手术患者的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4,39(11):
-.
[2]张玉梅,杨长英,罗春梅,等.颈髓损伤后循环系统动态
变化的护理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4,12(6):
1-3.
[3]王谊,苏丽萍.胸腔镜下脊椎前路手术后脉搏血氧饱和
度的监测与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3,38(8):
-.
本文编辑:刘珊珊-08-06收稿
读而思duersi读而思,为您每日推荐值得深度思考的文章!版权声明:获取手术室相关资料请加,经验证后拉入群
公众平台
微博:手术室护理之家
投稿: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