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4月15日-21日是第二十七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这是国内最具规模的癌症防治公益活动。医院结合*史学习教育,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年4月23日,医院联合沙坪坝区科学技术局、沙坪坝区科学技术协会、重庆大学科学技术协会共同举办第四届中青年医学科普能力大赛,旨在选拔发现更多优秀的科普人才,向民众普及健康医学知识。
本次比赛邀请到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健康促进处处长袁礼文,沙坪坝区科学技术协会主席向丽华,重庆大学科学技术协会秘书长刘敢新,沙坪坝区科学技术局社会发展科科长张程,中新社重庆分社社委、常务副总编辑郭虹,重庆电视台科教频道总监助理、节目制作中心主任朱弘钊,重庆广播电视总台主持人*迦迪,全国科普讲解大赛一等奖获得者刘帅,医院心理科学科带头人汪波担任大赛评委。医院院长徐波,*委副书记张维出席会议。来自重庆市癌症康复会、医院志愿服务队、医院职工近人来到比赛现场观摩。网络直播观看量突破万。
你害怕吗?80%的女性一生中都感染过HPV。你担心吗?很多人体检发现肺上有结节。你知道吗?哪些人不适合热水泡脚。你忍耐吗?疼痛袭来熬一熬就过去了。你相信吗?做一次检查全身都是辐射......
其实,很多你以为正确的健康知识,都是错误的;很多你以为不重要的健康知识,后果可能是惨痛的。4月23日,医院第四届中青年医学科普能力大赛决赛正式举行,众多临床一线的医护人员引经据典,广查文献,以“接地气”的方式,带来一场健康科普盛宴。
本次大赛由重庆市沙坪坝区科学技术局、沙坪坝区科学技术协会、医院、重庆大学科学技术协会联合举办。大赛于年底启动,共收到35个科室共50件作品参赛。今年3月中旬,经过专家评审,来自医院、医院(黔江分院)、医院(遵义分院)、医院(巴南分院)、医院(合川分院)等18个优秀个人作品和9个优秀团队作品进入决赛。
大赛分为个人组和团队组,评委将从仪表形态、演讲内容、语言艺术和表达形式等方面对参赛个人和团队进行打分评议。
“虽然80%的女性一生中都感染过HPV,但也不用太过担心和焦虑,因为90%的HPV感染都可以在2年之内自行清除。而HPV感染后发展为癌症需要5到10年,所以我们还有很多时间和机会来预防和筛查。”医院医学检验科彭杨讲解的题目是《滚蛋吧!HPV》。她说,广大女性要保护好自己,做好三级预防,避免早婚早育和损伤宫颈和阴道,避免高危的性行为,使用干净的卫生用品。此外,高危型HPV持续感染,性生活较早、性伴侣较多等高危人群,要做到定期筛查,建议接种HPV疫苗。彭杨提醒,当出现不规则阴道流血或性交后出血,阴道排液表现为白带增多、或浆液性、脓性白带、米汤样血性恶臭白带,持续腰骶部或坐骨神经痛等症状,要及早就诊。
近年来,随着环境的变化,抽烟、厨房油烟等因素的叠加,体检报告上的肺结节成为很多人的梦魇。医院胸部肿瘤中心张曦介绍,肺结节在CT上分为磨玻璃结节、实性结节和混杂性结节三大类,是一种很常见的病症。至于会不会癌变?要根据分类、大小、形态等多因素综合考虑,绝大多数情况都是局部间质纤维化、炎症、出血等因素引起的良性病变,大可不必恐慌。“大家不要一看到结节就认为是肺癌了。”
张曦提醒,老烟枪、家庭主妇等高危人群建议定期筛查肺部CT,早期发现病变。早期肺癌经过规范化治疗后,五年生存率几乎可以达到%,而进展到中晚期,治疗难度加大,治疗效果也直线下降。
手机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长时间使用手机也可能带来系列的健康问题。医院带来的《手机综合征》情景剧,向大家通俗易懂、风趣横生讲述了手机问题。“脊髓型颈椎病、腱鞘炎、手指肌腱炎、顽固性失眠、视力下降、白内障、青光眼......手机是一柄双刃剑,如果不会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那么必将危害我们的健康。”
忙碌了一天,很多人晚上回到家会泡一泡热水脚。但热水泡脚虽好,可不是人人都适合哟。医院重症医学科张欢欢带来的《泡脚,你真的会吗?》详细讲解了泡脚的三大误区:水温越高越好、时间越长越好、饭后立即泡脚。而糖尿病足患者、静脉曲张的患者、足癣等皮肤疾病的患者三类人群则不适合热水泡脚。什么是泡脚的正确姿势?她说,普通人应选择38-43度的水温,泡脚时间在20-30分钟为宜,泡脚最好选择桶,水量要淹过小腿肚子的一半。张欢欢说,冬季泡脚舒服,夏季泡脚也有好处,可以祛湿驱寒。
健康体检中,很多人担心做一次CT、超声等检查会遭受辐射,影响身体健康。其实,这些检查的辐射剂量被严格控制在人体可承受范围内,且很快就会从人体消失,不会有任何危害。
医院儿科护士周凡荻说,在儿科临床工作中,经常会遇到一些家长对孩子病状一知半解,通过健康科普的开展有利于普及健康知识,能够缓解家长们的担忧和焦虑情绪,提高他们的健康素养,及时辨别和正确处理孩子的疾病。
医院*委副书记张维说,作为国家癌症医疗区域中心委市共建单位,医院始终坚持公益属性,将医院中心工作与科普工作同部署同落实,不断创新科普理念和服务模式,健全常态化科普保障机制,探索建立起具有重庆特色的“1+5+N”健康科普体系,建设起融媒体科普矩阵,建成集视频制作、内容剪辑、在线直播一体化的科普演播厅,重庆市肿瘤防治科学传播专家团也荣获首届重庆市创新争先奖先进集体奖。
张维副书记说,中青年医学科普能力大赛是医院科普工作的品牌活动之一,自至今已经成功举办三届,选报中青年科普人才余名,为医院科普工作储备强劲的后备力量。今年,医院结合*史学习教育,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希望能够发现和挖掘更多优秀的科普作品和人才,有效推动科学与艺术的融合,让健康科普知识走近百姓,融入日常生活,进而助推重庆地区医学科普事业的发展。
获奖名单
最佳形象奖
类别
姓名
作品
个人
蔡星星
小忍可能会乱大谋
最佳科普文章奖
类别
姓名
作品
个人
彭杨
滚蛋吧!HPV!
冉沙
护患同“芯”防堵必精
张欢欢
泡脚,你真的会吗?
杨静娴
身体下水道“石”在难熬—说说泌尿系结石
团体
消化内科
羊村义诊记——认识幽门螺旋杆菌
最受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