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病的一侧在下,健康的一侧在上。
头部用枕头舒适地支撑,患病的一侧上肢前伸,使肩部向前,确保肩胛骨的内缘平靠于胸壁。上臂前伸以避免肩前关节受压和后缩。
肘关节伸展,手指张开,掌心向上。手心不应放置任何东西,否则因受抓握反射的影响可能引起抓握掌中的物体。
健康的一侧上肢置于体上稍后方(放在身前是错误的,因带动整个躯干向前会引起患病的一侧肩胛骨后缩)
患病的一侧下肢在后,髋关节微后伸,膝关节略屈曲,足底蹬支撑物。
(2)协助偏瘫病人健康的一侧卧位健康的一侧在下,患病的一侧在上。
头部枕头不宜过高,患病的一侧上肢下垫一个枕头,肩前屈90o-o,肘和腕伸展,腕关节背伸,手心向下。
患病的一侧骨盆旋前,髋、膝关节呈自然半屈曲位,置于枕上。
患足与小腿尽量保持垂直位,注意足不能内翻悬在枕头边缘。
身后可放置枕头支撑,有利于身体放松。健康的一侧下肢平放在床上,轻度伸髋,稍屈膝。
(3)协助偏瘫病人仰卧位应尽可能少用仰卧位,因为这种体位患者异常反射活动最强。而且这种体位下,骶尾部、足跟和外踝等处发生褥疮的危险性增加。头下置一枕头,但不宜过高,面部朝向患病的一侧。
患病的一侧肩部垫一个比躯干略高的枕头,将伸展的上肢置于枕上,防止肩胛骨后缩。手掌心向上,手指伸展、张开。
在患病的一侧臀部及大腿下垫枕,以防止患病的一侧骨盆后缩。
枕头外缘卷起可防止髋关节外展、外旋,枕头右下角支撑膝关节呈轻度屈曲位。
足底不应放置任何东西,防止增加不必要的伸肌模式反射活动。
二十三、卧床患者的翻身方法1、偏瘫病人翻身方法(1)由他人帮助翻身:脑卒中后数日内,由于肢体瘫痪较重,需由他人帮助翻身。由仰卧位向患病的一侧翻身,护理人员首先将患病的一侧上肢保护好,患肢肩部向前伸,伸肘,伸腕,翻身时用左手掌顶住患肢手掌,右手拉住患者健康一侧手,即可翻向患病的一侧。(2)患者自己翻身,瘫痪肢体的功能稍有恢复即可自行翻身。能伸肘时用摆动翻身法:患者取仰卧位,双手十指交叉,患病一侧手拇指放在健康的一侧拇指上方。向上伸展上肢,屈膝,将双上肢摆向健康的一侧,再摆向患病的一侧,可重复摆动一次,借助惯性,将身体翻向患病的一侧。
不能伸肘时用健腿翻身法:仰卧位,用健手将患肢屈曲置于胸前,并以健手托住肘部,将健腿插往上患腿下方,借助身体向健康的一侧转动的同时,趁势用健腿扳动患腿,翻向健康的一侧
2、颈椎术后卧床与翻身方法颈椎手术后头一两个月,病人的卧床姿势及枕头的选用很重要。一般来讲,手术后的头一两个月要求仰卧时枕头不要太高,当然,对于老年人,有轻度罗锅的情况,使用的枕头应当稍高一些。睡觉时用的枕头最好是用荞麦皮作枕芯的,仰卧时,可以有用拳头将枕头压低,压出一个适当高度的坑,侧卧时,可以将枕头堆高,使之与肩同高。这样,无论在仰卧还是侧卧,都能保证颈椎不受到扭曲的外力,可以有效地保护手术后的颈椎。如果枕头调节得好,在手术后早期卧床的时候出可以不戴围领。当然,下地活动或坐起时,还是应当戴好围领,保护颈椎避免受扭伤。颈椎术后在翻身的时候一定要尽量保持头部或者是脊柱呈一条直线的状态,尽量不要做剧烈运动。3、昏迷病人翻身方法昏迷病人预防压疮最根本的办法是定时翻身,一般每1-2小时翻身一次,单人翻身法(以置病人于左侧卧为例):第一步,护理人员站于病人右侧,先使病人平卧,然后将病人双下肢屈起。第二步,护理人员将左手臂放于病人腰下,右手臂置于病人大腿根下部,然后将病人抬起并移向右侧(护理人员一侧),再将左手放在病人肩下部,右手放于腰下,抬起、移向右侧。第三步,将病人头、颈、躯干同时转向左侧即左侧卧位。最后在病人背部、头部各放一枕头,以支持其侧卧体位。4、腰椎术后病人翻身方法轴位翻身:胸腰段骨折的患者一般都要卧硬板床,保持脊柱平直,正确的轴位翻身方法非常重要。轴位翻身即肩部和臀部同时翻身,不宜自行强力扭转翻身,以保证腰部的筋膜、韧带、肌肉的良好愈合,避免损伤软组织和肢体扭曲,造成脊柱扭转,加重脊柱损伤程度及神经功能损伤。翻身时要叮嘱患者挺直腰背部,绷紧背肌,形成天然的内固定夹板。具体方法:护理人员站在患者一边,双脚间距离适当加大,增大支撑面,将患者双下肢屈曲,一手托肩,另一手托住臀部,双臂尽可能向身体两侧靠拢,减少身体重力线的偏移程度,将患者移至床边,双手协同将患者侧卧,翻身时保持脊柱平直,头、脊柱、下肢三点成一直线。一般2-3小时翻身一次。来源:丹东市总工会职工技能培训中心
供稿:权益部、女工部
编辑:李苗惟
制作:姜壮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