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4月25日是我国第35个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今年的宣传主题是“接种疫苗,防控疾病,守卫健康,守护一生”。
预防接种是维护公共卫生安全、阻断疫情传播的重要手段,对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为什么要给孩子接种疫苗?
孩子是多种传染病的易感者。虽然婴幼儿出生后6个月内从母体获得一定抵抗传染病的抗体,但随着婴儿的生长发育,这种抗体将逐渐减弱和消失,抵抗传染病的能力也随之减弱和消失,孩子则易感染传染病。
为了提高儿童抵抗传染病的能力,需要有计划地给孩子进行预防接种,使孩子自身产生抵抗力,以预防传染病的发生,保护儿童的身体健康。
接种免疫规划疫苗既是权利,又是义务,应当依法保证适龄儿童按时接种免疫规划疫苗,不得无故拒绝接种免疫规划疫苗。
二、免疫规划疫苗和非免疫规划疫苗都是必须接种的吗?
从年12月起,《中华人民共和国疫苗管理法》正式实施,该法中不再使用“一类疫苗”“二类疫苗”的概念,取而代之的是“免疫规划疫苗”和“非免疫规划疫苗”。
“免疫规划疫苗”是由*府免费提供,居民应当按照规定接种的疫苗。儿童监护人应依法保证适龄儿童按时接种免疫规划疫苗。如:卡介苗,乙肝疫苗,脊灰疫苗、百白破疫苗,麻腮风疫苗等。
“非免疫规划疫苗”是指由居民自愿、自费接种的其他疫苗。那么“非免疫规划疫苗”还要不要打?“非免疫规划疫苗”如:水痘疫苗,手足口疫苗,轮状病*疫苗,Hib疫苗、肺炎疫苗等,并非不重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防病的需要,有些“非免疫规划疫苗”也可能会划入“免疫规划疫苗”。大原则是,如果经济条件允许,宝宝又没有接种非免疫规划疫苗的禁忌症,那就尽量接种。下一步,国家将完善各项*策,及时将安全有效、群众需求迫切、财*可负担的非免疫规划疫苗纳入免疫规划,提升群众获得感。
三、接种疫苗后出现反应怎么办?
疫苗作为预防针对传染病的特异手段,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已得到全世界的认可。孩子接种后出现38.5℃以下发热、轻微皮疹等一般不需要处理,可加强观察,多喝水,注意休息和保暖;如果出现较为严重的反应、反应持续时间较长或逐渐加重,应及时就医。
四、什么情况下儿童不宜接种疫苗?
儿童具有下列情况之一均不宜接种或暂不能接种疫苗:
1.对疫苗任何成分过敏者;
2.既往接种疫苗发生或严重过敏反应者,如:过敏性休克、喉头水肿、过敏性紫癜等;
3.接种部位有严重皮炎、牛皮癣、湿疹及化脓性皮肤病的儿童,应在治愈后再接种;
4.体温超过37.5℃的发热儿童。因为发热可能是某些疾病的早期症状,此时接种会加重病情。所以,应病愈后再接种;
5.患有严重心/肝/肾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或正处于疾病急性发作期的儿童,应暂缓接种;
6.其他临床医生认为不适合接种的情况。
五、接种疫苗后一定不会得病吗?
预防接种的原理是将已死亡或衰弱的特定病*或细菌注射入体内,使身体认得他们并激活防卫系统,从而产生出专门的抗体和免疫细胞,来对抗未来这些病*或细菌可能引起的疾病。总体来说,大多数疫苗的保护率在85%-95%,通过接种疫苗可以使绝大多数受种者不患疫苗所预防的疾病,但由于个体差异,也有可能免疫不成功。
往期回顾
这种病进入新高峰,家里有孩子的一定要小心
新冠疫苗5月份要收费?第二针晚打就前功尽弃?假的!
疫苗接种宜早不宜迟
自贡疾控:年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来了,这些核心知识你了解吗?(一)
自贡疾控:年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来了,这些核心知识你了解吗?(二)
自贡疾控:年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这些核心知识你了解吗?(三)
自贡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