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医疾病诊断方法
藏医的疾病诊断方法主要是问、望、切三诊。诊断就是认识疾病,认识疾病要靠症状。病和症状的关系好比火和烟的关系一样,火是烟的基础,烟是火的表现。所以认识疾病,必先认识症状,这是非常重要的。
问诊:所包含的内容和中医问诊相同。
望诊:除与中医相同外,还特别注意尿诊。
尿诊:是藏医观察疾病极为重要的手段之一,其观察内容包括尿的颜色,热气多少,臭味浓淡,泡沫大小、多少,颜色浓淡,消失快慢,沉淀物的有无和形状,漂浮物等。例如:热性病人的尿呈红*色,臭味浓,热气维持时间久,泡沫呈*色,消失快,沉淀物如乱云状。
切诊:切脉的部位和方法基本上与中医相同。即寸、甘、恰(系寸、关、尺的偕音),切脉的手法分浮取、中取、沉取三种,寸、甘、恰三部所代表的脏腑,男女略有区别,男左手的寸、甘、恰脉,分别反映心、脾、肾(左肾)及精府;右手的寸、甘、恰脉,分别代表肺、肝、肾(右肾)。女寸脉反映的脏腑,左手为肺,右手为心,其余相同。
正常人一息(一呼一吸)脉跳五次,多于五次者有热,少于五次者有寒。脉象因病而异,主要分十二种。热性病的脉象为数、洪、大、弦、滑、硬;寒性病的脉象为沉、迟、弱、细、浮、虚。各种病症均各有其表现的脉象。如心脉摸不到,舌中间发黑者;肺脉摸不到,鼻翼下陷者;肝脉摸不到,眼发红者;脾脉摸不到,下唇外翻者;肾脉摸不到,耳向后听不见声音者,均为死症之兆。
藏医诊病除问、望、切外,还有药物试诊法。总之,根据三诊诊断得到的印象,加以综合分析和归纳,从发病原因判断疾病的性质,从症状和体征判断疾病的类型,这些与中医的诊断方法基本相似。从而说明藏医学与中医学具有密切的渊源关系。医院藏医科门诊坚持突出藏医特色外治法,以藏医辩证施治为基础,配合金针、火炙、放血、火罐、针灸、浮针、火针等为综合诊疗手段,并充分运用现代诊疗手段,针对痛风、痤疮、鼻炎(鼻窦炎)、失眠症、甲状腺肿大、甲亢、高血压、高血脂、高原性红细胞增多症、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骨性关节炎、脑供血不足、眩晕、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白脉病、面瘫、癫痫、中风后遗症、坐骨神经痛、三叉神经痛、肋间神经痛、肩周炎、前列腺炎、下肢静脉曲张、病*性乙型肝炎、*疸型肝炎、隆凑病(更年期综合征)等慢性疾病及疑难杂症,突出中藏医传统外治法特色优势,临床疗效显著。
门诊:周一至周六全天
(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