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来自颈髓前方的退行性病变,颈前入路手术无疑是最合理的治疗选择。常用于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神经根型颈椎病,脊髓型颈椎病及后纵韧带骨化等。其术式包括:颈前路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术(anteriorcervicaldiscectomyandfusion,ACDF),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植骨融合术(anteriorcervicalcorpectomyandfusion,ACCF),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artificialcervicaldiscreplacement,ACDR),颈前路颈椎后纵韧带骨化复合体可控性前移融合术(Anteriorcontrallableantedisplacementwithfusion,ACAF),以及上述几种手术方式的联合手术(hybridsurgery,HS)。颈前入路虽然手术切口较小,但切口深在,且周围解剖组织结构复杂,存在一定的手术风险和术后并发症。故术前准备和术后护理十分重要。随着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的提出与发展,近年来在脊柱外科领域被越来多的临床医生所接受。本文接下来将就颈椎前路手术术前准备及术后注意事项进行介绍:1、术前准备1.1、术前评估术前的精确诊断及定位对手术方案的选择和设计有重要指导意义,需要结合病史、体征及影像学结果等临床证据来明确责任节段和受累神经。此外加速康复措施的个体化应用应以患者的全面评估为基础,常见的神经脊柱外科手术评估包括:(1)、麻醉风险(ASA)评估:根据ASA分级对患者全身健康情况与疾病严重程度进行评估,初步判断患者对围手术期应激反应的耐受力。(2)、心肺功能评估:采用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NewYorkHeartAssociation,NYHA)心功能分级和代谢当量(metabolicequivalentoftask,MET)评估患者心功能。常规检查胸部X线检查判断有无呼吸系统合并症。对于怀疑有呼吸功能异常患者,通过肺功能检查判断有无通气及换气功能障碍。通过屏气试验来评估患者的心肺储备能力,预测其对缺氧的耐受性。(3)、影像学评估:拟行颈椎前路手术的患者,常规需完善颈椎正侧位、双斜位、颈椎过伸过屈动力位X线检查、颈椎CT三维重建、颈椎MRI普通或增强扫描。(4)、其他评估:除上述评估外,还可完成凝血功能评估,营养评估,术后恶心呕吐(postoperativenauseaandvomiting,PONV)风险评估,术后谵妄(postoperativedelirium,POD)危险因素评估,尿潴留风险评估,静脉血栓风险评估,疼痛及颈椎功能评分,骨密度评估,康复评估等项目。1.2、术前宣教通过宣教使患者了解手术、麻醉、护理、康复过程,在门诊时可为患者发放相关宣教手册,告知患者术前戒烟四周。开展术前谈话时需明确手术方式,告知患者手术目的,交代风险和可能发生的情况,禁食禁饮时间,注意事项等。重视患者的心理变化,及时给予有效的心理疏导,增强患者自信心,调动患者积极性。1.3、慢病管理(1)、高血压患者应术前了解患者高血压病因、病程、程度、靶器官受累情况。建议择期手术前中青年患者血压控制</85mmHg,老年患者</90mmHg为宜。合并糖尿病的高血压患者,应降至/80mmHg以下,必要时请心内科会诊。(2)、糖尿病患者建议将空腹血糖控制在5.6~10.0mmol/L,随机血糖应控制在12.0mmol/L以内。术前应将原有降糖方案过渡至胰岛素,并根据禁食情况减去控制餐后血糖的胰岛素剂量。糖尿病患者手术当日停用口服降糖药和非胰岛素注射剂,停药期间监测血糖,使用常规胰岛素控制血糖水平。(3)、贫血患者需预防和治疗贫血,术前血红蛋白<g/L的患者,建议备血,术中视情况进行异体血输血治疗。无需常规采用术中自体血回输,对于术中预计出血量达到总血容量10%或>ml时,建议采用自体血回输。1.4、术前训练(1)、气管推移训练:颈椎前路手术需牵拉患者甲状腺、气管和食管,为减轻术中因牵拉引起的憋气、恶心、呕吐等反应,术前应做好气管推移训练,以减轻术中刺激反应.术前3天护理人员指导患者用自己的2-4指的指腹将气管、食管向非手术一侧转移,每次坚持8-15分钟,可适度增加时间,以患者感到轻度憋气为宜。(2)、仰卧位训练:术前2天练习仰卧进饮食,避免术后呛咳,教会患者正确的咳痰方法。进行肺部功能锻炼,扩胸运动、深呼吸。练习床上大小便。1.5、皮肤准备术前三天开始剃须。术前一天沐浴备皮,由于骨组织抗感染力弱,容易引起细菌感染。皮肤准备应彻底,备皮范围包括颈部至肋缘2侧过腋中线,如需取髂骨时,备皮应包括髂部及会阴部。术日晨消*,术前进行划线以确定手术切口。1.6、肠道准备术前6h禁食,术前2h禁饮。2、术后准备2.1、术后体位回病房后,将患者颈部、躯干、下肢呈一直线托起转移至病床上。平卧位,患者颈部颈托固定,用沙袋置于头颈部两侧防止头颈旋转。平卧6h后,采用轴线翻身法,每2h翻身1次,平卧时颈后可垫上软毛巾。避免颈后方悬空,侧卧时保持枕头与肩同高。嘱患者尽量不要自主翻身,避免颈部不正当用力。2.2、术后监护术后24H很重要,持续心电监护和氧气吸入2L/min。由于深部血肿多发生在12h以内,故应严密观察患者呼吸情况,注意呼吸的频率和深浅度的改变;观察手术切口局部情况,及时发现有无切口渗血和有无颈部肿胀,如患者切口局部隆起,张力增大,自诉胸闷气短,呼吸困难或不畅,血压下降,面色苍白,脉搏细数时,应考虑有血肿的可能。此外,颈椎前路减压过程中,使用器械对脊髓前方致压物进行摘除时,容易对脊髓或神经根产生直接损伤;若合并明显颈椎管狭窄的患者,则更容易导致脊髓的损伤。故术后应严密观察四肢感觉运动功能,每半小时就要询问观察手足上下肢的感觉运动状况,如果麻木加重,范围扩大,特别是下肢活动力量和范围减小,需要及时处理。2.3、预防用药术中及术后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预防脊髓反应性水肿可采用甘露醇、甲基强的松龙静点,必要时可用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2.4、呼吸道管理术后患者痰液较多,及时给予雾化吸入,20min/次,2—4次/d。嘱患者多饮水,为患者拍背,促进痰液松动以利于痰液咳出,咳痰无力时给予吸痰。2.5、引流管与尿管拔除次日晨拔除尿管,定时挤压伤口引流管。密切观察引流管是否通畅,引流量多少,48h内拔除引流。术后24h内、引流量小于50ml/d的情况下,可拔除术区引流管。对于出现脑脊液漏的患者,应适当抬高床头,保持头高脚低位,并适当补充液体,同时应局部加压并延长拔管时间。如患者在一般处理1周后引流量仍>ml/d,应考虑进行腰大池引流。腰大池引流术后7~8d可行引流管夹闭试验,夹闭引流管6h,无切口脑脊液漏或皮下积液时可拔除。拔管后深缝引流管口,继续局部加压24h,密切注意患者切口局部情况。拔管后2周建议继续颈托制动保护,促进创口深层软组织瘢痕形成,密切观察引流口愈合情况,预防引流口窦道及颈部皮下积液2.6、疼痛管理术后可使用止痛泵自控给药,每日进行疼痛评估,分值高时应及时给予干预。2.7、饮食管理麻醉清醒无胃肠道反应即可开始进温流食,逐步过渡至普食。2.8、血栓预防术后返回病房即给予抗栓弹力袜,有条件的单位可应用抗血栓压力带,并保证有效液体入量。2.9、术后活动手术次日晨坐起后无不适即可开始下地活动;麻醉作用消退后可在床上进行康复训练,如:踝泵训练,抓握练习,直腿抬高练习,抬臂练习等,每日坚持至术后3个月。一般计划术后佩戴颈托6周左右。
▲踝泵运动----预防深静脉血栓
2.10、拆线及出院注意事项术后5-6天拆线,4-6周之内日常生活出门、乘车时最好佩戴围领,保护颈椎,尽量避免剧烈活动,及时复查,术后3个月复查,感觉不适随诊。参考文献:[1]徐静宜.快速康复护理在微创颈椎前路手术护理中的应用研究[J].健康之友,(14):9+6.[2]丁琛,洪瑛,王贝宇,宁宁等.颈椎前路手术加速康复外科实施流程专家共识[J].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12(07):-.[3]莫*蓉.颈椎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后的康复护理[J].当代护士(中旬刊),(08):91-92.[4]佟静,刘宝戈,崔维,朱迪,曾峥.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多节段颈椎前路手术患者围术期的应用[J].中国骨与关节杂志,,8(01):47-51.[5]曾冬妮.预见性护理干预在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围手术期中的应用[J].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4(11):-.[6]ThomasW.Wainwright,TikkiImmins,RobertG.Middleton.Enhancedrecoveryaftersurgery(ERAS)anditsapplicabilityformajorspinesurgery[J].BestPracticeResearchClinicalAnaesthesiology,,30(1).[7]YooJS,AhnJ,MayoBC,etal.ImprovementsinGripandPinchStrengthandPatient-reportedOu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