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连接着躯体和大脑,是人体的十字路口,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颈椎出了问题,对生活的影响是致命的。没得过颈椎病的人,很难理解这种感受!
脖子疼痛,僵硬;血压不高却频繁出现头晕;手指莫名其妙地麻木,握物无力;走路脚下软绵绵的,像踩在棉花上一样;晚上经常做噩梦,睡不好觉。由于难受,脾气变得暴躁!
结构伤颈椎的一项重要作用就是支撑头颅。人的头颅重量一般五六公斤,而颈椎只是由七节椎体构成,虽然有周围的韧带、肌肉进行加强,相比头颅而言还是比较单薄。这样的结构使颈椎比较容易“受伤”。
姿势伤颈椎和头颅的关系就像是一根木棍顶着一个大球,当头在颈椎的正上方时最稳定,颈椎也最省力。但是当头颅位置向前偏离,颈椎的受力就会加大,而且偏离越大,颈椎受力增大的更明显。
现代人因长期久坐办公、使用电脑、手机导致姿势的改变,会使头前移导致颈椎受力改变,长期改变会加速结构退变。习惯伤不良生活习惯对颈椎损害非常大,如躺在床上看书,这种姿势会拉长颈后部肌肉,使颈前肌肉短缩。长此以往会导致颈后部肌肉劳损,颈前肌肉无力,头前移的姿势改变,更加大了颈椎损伤的概率。还有睡觉枕高枕头、长时间低头玩手机、伏案工作时间长等习惯都会引起此类问题。
外力伤因为颈椎本身较为脆弱,外力容易导致颈椎损伤。最常见的就是颈椎“挥鞭样损伤”,主要见于急刹车时,因躯干绑着安全带,颈椎会因惯性向前快速移动,再向后回弹停住,就像挥鞭子一样。这种损伤易导致颈椎骨折脱位及颈髓损伤,后果非常严重。另外一种外力性伤害是基于颈椎疾病的基础上。中老年人颈椎退变后导致椎管狭窄,这时遭受外力冲击时同样会导致颈髓损伤。
日常护理颈椎颈椎病临床常见疾病,30岁以上的人群,70%以上或多或少、或轻或重都存在颈椎的问题。这一方面与颈椎容易“受伤”有关,另一方面则与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密切相关,尤其是电脑、手机的广泛使用已经使颈椎病发病年龄明显提前。因此,在日常必须要做出一些改变来预防颈椎的过早退化。
了解自己的颈椎结构身体是自己的,每个人都有责任、有义务保护好自己的身体。
了解自己的身体是基础,颈椎疾病临床多见,建议每个人都要了解自己的颈椎,知道自己的颈椎有多“脆弱”,有多大的额外压力,这样才有改变的动力。
尤其是自己的颈椎存在问题时,如椎管狭窄,那就要通过减少剧烈活动来避免发生严重后果。
改变不良习惯和姿势长期伏案工作、低头看手机、靠在床头看书、睡高枕头等不良姿势和习惯都要加以改变。
日常注意“动静结合”,不要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工作或娱乐,每过45-60分钟要休息一下,起来活动5-10分钟,做颈部的保健操,这样也能有效的保护颈椎。
走路时不要低头,要抬头挺胸,这样可减少颈椎的压力;枕头不要过高,以8-10厘米为宜,保持睡眠时颈椎中立位。
加强颈部肌肉锻练颈椎自身结构虽然相对脆弱,但可以通过加强颈部肌肉力量增加颈椎的稳定性。
医院针灸推拿科(内科楼10楼)
咨询电话?:()
编辑:社会服务部
供稿:医院针灸推拿科
审核:董玉坤
河南中医院医院点击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