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生活·快乐健康
进了小年就是大年
一年中最后一个月进入倒计时
也是辞旧年迎新年的开始
辞旧迎新的时间内
讲究天、地、人三因制宜
要随着时间的变化而适当调整
做好腊月最后的养生保健非常重要
1三高人群吃“三冬”天气寒冷,
人体的血管遇冷收缩后容易导致血压升高,
此时的饮食也偏于高热量、高脂肪,
容易导致血糖和血脂偏高。
这时,
千万别忘了冬日的看家“三冬”
——冬瓜、冬枣、冬甘蔗。
1、冬瓜寒冬时节,若穿的衣服不够保暖,尤其是不带围巾帽子和穿长筒靴,这样很容易被冻疮找上门。冻疮主要的表现就是组织的水肿,在冻疮初期时可以吃一些化湿利湿的食物。
冬瓜就是不错的选择,特别是冬瓜皮,对于皮肤的水肿特别有效。平时可以在吃冬瓜的时候连皮一块儿吃掉,或者把冬瓜皮削下来,晾干后直接泡水喝。
2、冬枣冬枣营养价值为百果之冠,有“百果王”之称。冬枣含有天门冬氨酸、苏氨酸、丝氨酸等19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维生素C含量尤其丰富。此外,它还含有丰富的糖类以及环磷酸腺苷等,能减轻各种化学药物对肝脏的损害,有效保护肝脏。
建议在购买年货冬枣时,不要一味挑个儿大的,要选那种形状规则,闻起来有种清香的气味。枣身主要是绿色,上面有1/3左右红色面积的,这样的枣糖分相对来说比较高。
3、冬蔗甘蔗营养丰富,其中富含蔗糖、果糖、葡萄糖等,含量达12%。甘蔗含水量高达80%,咬上一口,嘴里都是清凉的汁水,喉咙和嗓子感觉舒服极了。
甘蔗味甘性寒,是很好的“泻火”食品,有清热润燥的作用,是冬季败火的首选水果。口干舌燥时,不妨来碗清凉的甘蔗马蹄糖水,败火又润燥。
2败火降燥吃“三冻”冬天天气干燥,暖气足,
大鱼大肉又吃得比较多,
上火的朋友可以适当吃点“冻”食品,
有败火降燥的作用。
1、冻柿子柿子的营养不会因为冷冻而减少,口感反而会更好。拿几个冻柿子放在冷水中,不一会儿,柿子外就结了一层冰,而里头却融化了,这时把皮咬破,用力一吮,一股甜丝丝、凉生生的柿子蜜汁全进到口中。
营养提示:柿子最大的好处就是润肺化痰、健脾涩肠。吃了辛辣的东西以后,很容易上火,脂肪也容易堆积,吃点冻柿子不仅可以改善消化,还可以缓解干咳、喉痛以及大便干结等症状,是非常好的健康食品。
2、冻梨寒冬腊月,人们往往容易口干舌燥,什么最能消火祛燥呢?试试冻梨吧。将冻梨往凉水里一泡,轻轻敲去冻梨的冰壳,里面就是甜丝丝的蜜汁,抽去梨柄后,一捏、一吸,香甜无比,令人烦热俱消。
营养提示:冻梨富含果酸、柠檬酸等成分,营养价值高,有清热、润燥的作用。冬天吃火锅特别多,吃完火锅再吃点冻梨,解渴又败火。
3、冻豆腐冻豆腐其实就是将豆腐带水冷冻而成,其中的维生素、矿物质、蛋白质都保留了,而且还多了一种能消解脂肪的酸性物质,是肥胖者的减肥佳品。
营养提示:需要注意的是,冻豆腐结构比较疏松,更容易入味,烹饪时最好少盐、少油。
3不睡3觉1、蒙头觉不少人睡觉喜欢用被子蒙着头睡,加上现在冷,原本不蒙头睡的人也会这样睡。
蒙头大睡,很容易引起缺氧。这很容易理解,脸埋进被子里氧气不充足,且空气不流通,呼吸不畅,大脑会处于缺氧状态。
2、蜷着睡对于很多人来说,白天颈椎、肩颈、腰椎处于紧绷状态,晚上再用这么一个睡姿,腰背肌仍是处于紧张状态,加上冷身体组织都是收缩的紧绷状态......
3、过饱觉相信不少人有过吃完躺下不一会儿,烧心、反酸的感觉来了。
这是因为,吃过饱食物还没消化完,你一躺平,竖着的胃变成了横着的胃,内部的压力升高,造成反流。
反流严重,腐蚀性很强的胃酸还会伤及食管、咽喉、鼻腔。
所以,吃饭可吃七八分饱,或者吃饱后稍微在家里走一走。
4不洗3澡1、水温过烫冬天洗澡就是一个“大挑战”,会在洗澡的时候,把水温调高。但这样做真的不建议。
冬天原本皮肤就很干燥,洗澡水温过高,会过度带走皮肤表面的油脂,让皮肤变得更干燥,出现刺痒、皲裂等症。
太热的水也会皮肤表面血管会扩张过度,血液涌至皮肤,重要器官比如脑部血液供应相对减少。
这容易导致心慌、胸闷、头晕等不适,对于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人,造成心脏缺血。
建议:洗澡水温度不要追求过烫,以身体感觉到舒适为主。
2、紧闭门窗冷飕飕的寒冬,洗澡紧闭门窗好像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尤其在南方没暖气、甚至没有浴霸的浴室更是如此。
但紧闭门窗相当危险,人在门窗紧闭的浴室洗澡,很容易觉得氧气不足,如果洗澡时间一长,就会缺氧,如果身体弱极有可能发生昏迷。
而冬天紧闭门窗洗澡,最大的危险还来自于一氧化碳中*(无色、无味、无刺激性)。
3、酒后洗澡年底是聚餐的高峰期,总少不了要喝点酒。
但一定要注意,不要因为觉得“自己只喝了一点”、或者想洗个澡清醒一下,或者想去除酒气,就马上脱衣服洗澡哦!
洗澡时,血液循环加快、体力也在增加,这时候体内储存的葡萄糖会加速消耗,很容易引起血糖下降;而已经进入体内的酒,乙醇此时还会阻碍葡萄糖存贮的恢复。
另一方面,喝酒后洗澡,让晕倒、昏迷、摔伤的几率更高。
建议:少量饮酒可以等上个把钟头再去洗澡。
5体虚人群做好“五防”寒冬里,
特别是体弱者,
需要注重五“防”。
1、防止脖子受寒冬天又是颈椎病的高发期,不注意脖子保暖,对颈椎不利。
对策:冬日出行,领子可以竖起来,或者戴一条围巾挡风,避免颈部血管受寒收缩,对心血管疾病、高血压等病患来说,对身体有好处。
2、防止鼻炎发作原本鼻子就隐隐发痒,最近更难受了,没有感冒还流鼻涕?这是鼻炎发作了。
对策:早晨起来用冷水搓搓鼻子,让冷水接触鼻翼,可以改善鼻粘膜的血液循环,对鼻炎症状有所缓解。
3、防止肺部受寒冬季感冒、咳嗽、流鼻涕的人很多,老人和孩子最多。
对策:多喝热粥,可以帮助驱寒,受了风寒感冒的市民,可以选用一些宣肺散寒的食物,上床睡觉前来一碗,再盖上被子出点汗,能感到好受一些。
4、防腰酸背痛久坐不动的人,除了脖子酸痛,气温偏低时晚上睡觉,是否感到腰背同样酸痛,甚至睡不着觉?
对策:有一套简单的健身操,可以试试,即用双手按在自己的腰眼部位,稍微用力向下搓到尾椎骨位置,每次重复数十次,有助于疏通带脉,减缓酸痛。
5、防止足部受寒脚和五脏六腑中的肾关联很大。脚受寒的话,容易影响人的肾气、肾阳。很多女性不注重足部保暖,受寒以后,很容易患上老寒腿。
对策:接近40℃的温水,将水淹没至踝关节,一次浸泡20至30分钟,其间注意添加热水保持水温,让足部泡到颜色接近微红,最后对脚趾及脚掌按摩数分钟。
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