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护理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脖子痛,颈椎里竟然藏个ldquo哑铃
TUhjnbcbe - 2021/2/13 13:34:00

40多岁的钟女士,颈部疼痛了十几年,一直以为是颈椎病,严重的时候四肢麻木,走路软绵无力,如脚踩棉花,一度被怀疑为脑中风。多年来,四处寻医问药,针灸、推拿,尝试了多种方法均没有效果。在上个月,钟女士从外地来到我院骨一科,终于让医生找到了病因,凶手竟是一个“哑铃”。

上年纪的“老人”

初次见到钟女士,医生护士都感到非常的震惊,虽然刚过40岁,但是她满脸愁容,蹒跚无力,像是上了年纪的老人,抬头都觉得困难,右上肢连水杯都拿不起,已经出现了不全瘫的表现。

凶手是“哑铃”

骨一科屠玉民主任和王小平主任很快为病人安排了一系列的术前检查。经核磁共振检查发现:颈5-7硬膜外占位性病变,在钟女士的椎管内隐藏着一个“哑铃状”的肿物,提示为神经鞘瘤。

原来

折磨了钟女士十几年的凶手竟然是肿瘤

而不是所谓的颈椎病

治疗困难重重

病因基本查明,但是,如此大的椎管内哑铃状肿瘤非常少见,省内开展此类手术治疗的也较少。究竟应该采用什么样的手术方式?位置特殊,手术入路如何选择?术中会出现什么不可预计的风险?手术效果如何?术后如何开展康复训练?等等等等,一系列极其现实的问题,摆在医生、病人及家属面前。

3D打印,精准定位

有困难,有风险,有未知,但是,面对病魔的示威和挑战,病人尚且没有退缩,医生更须勇往直前。在屠主任及王主任的带领下,骨科多次组织病历讨论,凭着严谨的工作态度及扎实的专业知识,借助3D打印技术,复制病变位置的情况,对术前诊断、术前计划、以及手术导航进行精准指导和定位,经过深思熟虑,最终确定了手术方案。

(蓝色部分为瘤体)

迎难而上,挑战成功

为了有效保护血管和神经,防止术中意外的发生,手术入路的选择也尤为重要。经过风险评估,医生选择了从颈椎前路、后路进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手术,经历数个小时后,终于顺利完整地把藏在椎管里的“哑铃”取了出来。

(术中取出的肿瘤)

这大概就是重生的感觉

术后,医护人员为钟女士制定了个性化的康复及护理计划,通过快速康复的科学方法进行功能锻炼,管床护士在病人的康复过程进行录像,让病人每天都能看到自己的进步,加强病人的自信心,积极配合治疗及康复训练,终于在20天后,久违的笑容再次回到钟女士的脸上。拿着锦旗走进医生办公室的那一刻,她说:以前走路就像在空中飘,现在走路是脚踏实地。大概,这就是重生的感觉。

温馨提醒

颈部疼痛,很多人经常认为是颈椎病引起的,擅自进行针灸、按摩等治疗。其实,引起颈部疼痛的原因有很多,有可能是骨折、肿瘤、颈椎病,也可能是落枕等,准确判断病因,才能对症治疗,因此,出医院就诊,切勿错过就诊的时机,造成不可挽救的后果。

关于骨科,你要知道

在医院品牌专科评选中

我院骨科被评选为

第一名

预约挂号

拨打或-

咨询投诉电话

-

医院分机号查询

--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脖子痛,颈椎里竟然藏个ldquo哑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