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呵护骨骼健康!
为了增强护理人员的科研创新意识,调动护理人员立足岗位勇于创新的积极性,不断推动护理学科建设和专业发展。医院护理部于8月6日和13日下午3点在门诊六楼会议室分别举办护理创社第二期和第三期活动,临床30个科室共70余人参加创社活动。
大会由护理部赵宁主持,特别邀请护理部魏岚主任指导点评,邀请具有科研创新、专利申请经验的秦芝霞护士长、田媛护士长、冯芳护士长、付丽萍护士长担任讨论组组长。护理创社人员随机分为4组,对进行分享的科室创新进行头脑风暴,展开积极讨论,提出疑问点,献出改进点,帮助分享的科室继续完善创新作品。
护理创社邀请分享展示的科室有骨肿瘤·骨病科Ⅱ、关节病科Ⅰ、护理服务部、急诊外科、脊柱骨科I、足踝外科、脊柱骨科Ⅱ、颈肩腰腿痛科Ⅱ,展示的护理创新分别为外固定器保护套、口罩收纳盒、轮椅腿托和臂托、舒适型肩部固定带、可调节性术区加压固定装置、牵引锤防掉落装置、护理管理创新、自制枕垫等,每个医院护理人员积极创新、认真钻研、锐意进取之心,以临床客观数据说话的科学意识。部分项目或已撰写论文,或正在申报国家专利。
骨肿瘤·骨病科Ⅱ有很多病人需要用到外固定器,但是外固定器尖端锋利,使用周期长,活动时容易划伤皮肤,损坏被褥。为了改善这种情况,护士们开始尝试使用各种材料做一个保护器具,通过多次讨论、不断改进,终于找到最合适的材料。不仅制作方法简单,成本低廉,而且使用时舒适度高,消*方便,能够极大地降低病人皮肤划伤及被褥划破的几率。
临床工作中护士们在拿取口罩时经常会出现多拿的情况,多拿的口罩内面会受到污染,如何避免这种情况发生呢?为此,关节病科Ⅰ的护士们积极开动脑筋,改革创新。通过多方查阅资料,参考了基础护理学中避污纸的抓取方法,在不接触口罩内面的情况下,做出一个口罩收纳盒,成功解决了这个问题。
护理服务部的护士们因为总是需要接送病人,而现有的轮椅接送骨折病人时总有不便。为了患者的安全性以及舒适度考虑,她们在现有轮椅的基础上加上了可移动的腿托和臂托,不仅了保证患者的安全舒适,又能减轻家属运送负担。目前轮椅腿托和臂托已广泛应用于门诊病人。
急诊外科的患者经常需要护士为他们固定绷带,这不仅增加了护士的工作量,患者的舒适度也不高。为了提高患者的舒适性,减少护士的工作量,她们创新设计了舒适型肩部固定带,不仅增加了患者的舒适度,提高了固定的便利性,加强了固定的牢固性,而且不易松脱。现在护士小姐姐们已经准备申请专利啦!
脊柱骨科Ⅰ的病人术后有发生脑脊液漏的可能性,因此颈椎手术病人取俯卧位或头高足低位并制动,胸腰椎手术病人取头低足高俯卧位,同时使用盐袋压迫伤口。但是患者身上的盐袋经常掉落,需要再次放置盐袋,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通过科室人员头脑风暴、多次实验改进,终于找到了最适合的可调节性术区加压固定装置。通过临床对比试验,可调节性术区加压固定装置在临床的应用,不仅能够增强患者的舒适感,而且可以减少患者住院时间,提高了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
足踝外科的护士们发现以前经常发生牵引锤坠落的事情,不仅砸伤了医生,而且牵引锤坠落砸向地面时会发出巨大的声响,惊扰到楼下的患者。如何避免牵引锤掉落发生呢?护士小姐姐们集思广益,制作了一个骨牵引保护装置,装上以后再也没有发生意外了,是不是很厉害?
除了护理用具创新,脊柱骨科Ⅱ的护士们另辟蹊径,进行了护理管理创新。医院护理表格的基础上,结合科室专科特色,查阅文献,制作了护理工作手册、护理观察表、护理绩效考核、工作量统计总结、护理质控表等,并且已经顺利应用于科室工作。护理表格的创新可以帮助护士们养成回顾工作的习惯,培养护理人员自我管理的能力,提高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主动性,有待向全院进一步推广应用。
颈肩腰腿痛科Ⅱ的护士们发现日常工作中为患者做中药塌渍的时候电极片和颈肩不能完美贴合,不能很好的发挥中药塌渍的疗效。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心灵手巧的她们自制枕垫帮助电极片和颈肩完美贴合,应用于患者后发现非常好用,让我们为护士小姐姐的机智点赞!
展示完毕后护理部魏岚主任进行了细致的点评总结,她肯定了各个科室创新用品的实用性、可推广性,为创新性不足的用品提出了参考改进意见,并鼓励护理人员立足于自身岗位积极创新,点明了我们以后需要围绕临床护理工作积极创新,不断改进;希望每位护理人员都可以积极投身于护理创新工作,医院的护理服务质量和护理管理水平。
护理创新是为了我们的临床护理工作更加方便,是为了提高临床护理服务质量,是为了提高患者住院满意度,这就需要我们每一位护理人员在临床工作中认真观察、日日总结,不断发现问题,并努力解决问题。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也会继续努力进行护理创新,不断创新,不断改进,人人争做骨医护理创新能手,医院护理服务质量。
供稿护理部文刘静齐卢锴璇摄影赵宁
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