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护理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佛山护士爱上ldquo小发明rdq
TUhjnbcbe - 2021/1/12 18:25:00
白癜风治疗世家传承人         http://news.39.net/bjzkhbzy/170710/5530811.html

医院骨七科护士长杜雪莲最近高兴的收到了一条消息,她的一项发明——《一种便于转身的医用身体恢复拐杖》通过了审批,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授权,下个月就能领到证书。

“拐杖是可以旋转的,用的人就不会跌倒。”杜雪莲说。据了解,在佛山还有许多像杜雪莲这样能打针、会护理又能搞“小发明”的护士。

医院护理部主任陈玉梅与同事。(左二为陈玉梅)。受访者供图

佛山市卫生健康局透露,近3年来,佛山市获得发明专利的护士约10人次,获得实用新型专利及外观设计专利的护士约人次。这些护士“发明家”多数集中在消*供应中心、重症医学科、急诊科、手术室、骨科、血液透析等专科。他们的部分发明专利还实现了成果转让,医院内推广应用,部分甚至在省内推广应用。

护士发明家,思路来源于临床

“其实,之间就思考过恢复拐杖的问题,直到去年一名患者的受伤经历才让我下定决心赶紧发明出来。”杜雪莲说,去年一名来自清远的病人受伤入院,就在住在骨七科。“这名患者右下肢受了严重的伤,手术、住院花费了十几万元。”杜雪莲说,“去年春节出院的,需要康复治疗,结果出院才3个月,在使用拐杖时不小心又跌倒了。只能又回来手术。”

这名患者是一名农民,家里经济能力,患者的这种情形深深刺激了杜雪莲。“之前我们也遇到过不少康复过程中使用拐杖跌倒受伤的案例。为此我们在科室的健康宣教平台还增加了拐杖使用方法的宣教内容。”杜雪莲说,“但是,还是不时有患者跌倒受伤。于是,我觉得一定要设计一个让他们用起来不会跌倒的拐杖。”

在拐杖上加装弹簧、可旋转,那么用的时候就不会跌倒了。她脑子里有了恢复拐杖的雏形,然后自己动手画,一点点的修改。图形完成后,杜雪莲就开始为这个拐杖奔忙。那段时间她一有空就跑到五金店里研究材料。终于找到了适合的弹簧,让她发明的可调节、旋转的恢复拐杖得以变成现实。

“做小发明的动力源于减轻病人的痛苦、减少并发症、促进康复,我的专利来源于临床,也在临床中推广使用。”杜雪莲介绍,她的第1项专利是年申请的国家实用新型专利《颈椎术后护理枕》,其后她又继续发力,至今她已申请3项专利。小发明可以形成课题、文章、专利,三者之间互为因果关系,使杜雪莲在职业晋升的路上走得特别顺途,医院里为数不多的主任护师了。

在杜雪莲的专利发明中,临床使用最多的是《可调式下肢抬高海绵垫》。据悉,骨折创伤及手术后局部渗出、微循环障碍、炎性反应等原因,易使患者肢体肿胀,从而会导致张力性水泡、伤口感染、静脉血栓、骨折延迟愈合甚至不愈合、影响手术治疗等危害。为此,她牵头发明了可调式下肢抬高海绵垫,帮助患者抬高患肢促进消肿。该用具中间凹槽设计,以帮助保持患者肢体中立位,符合小腿骨折患者体位要求,还能避免因患肢外旋导致夹板、石膏等外固定物压迫腓总神经引起损伤。

杜雪莲在28年的护理工作中,她改良、发明了“防足下垂护垫”、“颈椎术后护理枕”等护理用具,个人申请专利3项,曾获全省护理用具比赛一等奖。医院专利护理小组的组长,帮助更多有设计想法的护士实现“发明”的梦想。

护理用具小发明,件件皆关情

杜雪莲说,自己能有这么的发明是受到护理部主任陈玉梅的影响。

“医院中专利最多的是护理部主任陈玉梅,她是骨科护理专家,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减轻患者痛苦,她用最简单的东西、花耗最少的费用,改良、发明了10种护理用具,解决病人最迫切的需要。”杜雪莲说。

单侧上肢损伤患者专用指甲钳、改良支架克氏针的保护方法、交腿皮瓣修复术后防垂足用具……医院护理医院里护士们的小发明如数家珍。她说,不少的“小发明”用的是临床很常用的小材料,比如止血绷带、口罩等,却能代替昂贵的护理用具。

陈玉梅说,自己的第一件“小发明”是单侧上肢损伤患者专用指甲钳。“当时我在骨科,经常遇到一只手受伤的患者还有的是截肢患者。他们要剪指甲,要么求别人帮忙,要么自己咬断。”陈玉梅说,“短期受伤的患者还好,如果是截肢患者,长期求别人帮忙对他们的心理打击其实是很大的。我就思考如何让他们自理,提高生活质量和维护自尊心?”

于是,陈玉梅先两个螺母把指甲钳固定在一块木板上,这样,患者就可以用脚或者残肢、肘部压指甲钳来剪指甲。专用指甲钳设计出来后,又经过了3次改良、升级,最终用塑料板做基底,再用胶水把指甲钳粘在板上。“不到5元钱就能做出专用指甲钳,我还会教患者任何使用。”陈玉梅说,“这些小器具的改良不值钱,但是,对他们能够自理,自尊心得到满足,对心理的康复很重要。”

“对病人来说,经济实惠最重要。并非都要高大上的拿到专利。”陈玉梅说。

为了给病患省钱,很多护理用具的“小发明”都是就地取材。

一些老人和膝关节不好的病人需要熏洗治疗。要做到膝盖内侧、外侧同时熏到并不容易。“如果买专门的泡脚桶,或者较好的设备,少则几百元,多则几千元。会加重病人负担。”陈玉梅说,于是,护士们就想到了用两个塑料脸盆来DIY。“下面的脸盆放药水,只要把上面的脸盆根据病人的腿型裁出两个洞,扣在腿上就可以用了。旁边的空隙用海绵填满。”陈玉梅说“熏洗效果非常好,而且塑料脸盆只需要几元钱就能买到。病人回家也可以自己做。”

陈玉梅设计的《一种多功能运动型交腿皮瓣修复术后防垂足用具》获得国家实用新型、外观专利两项专利。

“我们人的脚要90°才能走路。而一些截瘫病人、中风病人及术后病人会出现垂足的状况,他们只能用脚尖走路。为防止垂足就只能及早锻炼。”陈玉梅说,“但交腿皮瓣的病人要卧床固定4~6周,不能下床。于是,我设计了交腿皮瓣修复术后防垂足用具。”

陈玉梅说,最新改良版的交腿皮瓣修复术后防垂足用具是安装有弹簧的,可以根据患者的个性需求、抗阻力来调整弹簧大小。“为了给病人省钱,我们用得最多不是这个最新版的。”陈玉梅说,他们给病人用得最多的是利用止血带和夹板、绷带制成的防垂足用具。“这些材料在临床很容易找到,几乎不花什么钱。目前很多护理用具价格贵,病人治病已经花了很多钱,能帮他们节省一些就更好。”陈玉梅说。

佛山市卫生健康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佛山市加大激励医护人员创新发明的力度,医院制定了专利奖励办法,并在晋升、聘任上有所倾斜。

“护士们的创新发明有利于优化护理流程、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对改善患者感受和促进治疗效果具有重要作用。”市卫生健康局有关负责人说。

预防登革热,从我做起

来源:南方日报

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点击阅读原文可观看公益宣传《弘扬社会公德倡导文明出行》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佛山护士爱上ldquo小发明rd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