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病是由于颈椎间盘、骨关节、软骨、韧带、肌肉和筋膜等发生退行性变及其继发改变,刺激或压迫周围的神经、血管等组织而引起的一系列临床表现。
颈椎病的分类
1.颈型
以颈部症状为主,常于晨起、过劳、姿势不当及寒冷刺激后突然加剧。
主要表现:颈部酸、痛、胀及不适感,约半数患者颈部活动受限或强迫体位。个别患者上肢可有短暂的感觉异常,如酸痛、麻木等症。
主要体征:一侧或双侧斜方肌压痛。
2.神经根型
由于颈椎间盘的膨出、突出、后关节骨质增生、钩椎关节骨刺形成,关节的松动及移位等均可造成对脊神经根的刺激和压迫。
主要表现:颈肩背痛,常伴有上肢麻木和感觉障碍,可有上肢无力和肌肉萎缩,腱反射异常。
3.脊髓型
主要是因为椎管狭窄、椎间盘中央突出、椎体后缘增生、*韧带肥厚和颈椎不稳定等因素压迫或刺激脊髓而出现感觉、运动和反射障碍。
主要表现:四肢或下肢肌力不同程度的减退,一侧或双侧下肢麻木,手持物易坠,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
4.椎动脉型
是由各种机械性因素与动力性因素致使椎动脉遭受刺激或压迫,以致血管狭窄、折曲而造成以椎基底动脉供血不全为主的症候群。
临床表现:偏头痛、耳聋、耳鸣、眩晕、记忆力减退、精神抑郁、健忘、失眠、多梦或猝倒等。
5.交感神经型
是由于颈部交感神经受到激惹所致,可表现为交感神经兴奋或抑制症状。
临床表现:与体位无关的头晕、头痛或偏头痛、视物模糊、眼窝胀痛、心跳加快或减慢、肢体发凉怕冷等。
颈椎病的康复护理措施
1.保持头颈部的良姿位
保持良好的睡姿:枕头长40~60cm,高为10~12cm
维持正确的工作体位:1~2h运动几分钟
2.颈围的护理指导急性发作时,颈围有制动和保护作用,保持颈椎处于中间位。急性期后应去除颈围,否则易出现肌肉萎缩、关节僵硬等。
3.配合理疗的方法有中、低频脉冲治疗,高频电疗法、电针等。
4.推拿护理
5.医疗体操
颈椎病的健康教育
(1)在睡眠、日常生活活动、家务活动和工作中保持良好的姿势和习惯。
(2)避免头颈部外伤的发生。
(3)指导患者进行持续的、正确的体育锻炼,锻炼时注意运动的量和强度,同时要注意禁忌症。
编辑者:医院康复科李向春
本文编辑:医院康复科李向春
本文编辑:医院康复科李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