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护理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与治疗
TUhjnbcbe - 2020/12/21 3:44:00
曝光台北京房山朝阳 http://www.ninghezx.com/nhyy/24271.html

疼痛

是影响我们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如果你被疼痛困扰

尝试过多种非手术治疗方式效果不如您意

那么

您可以了解一下内热针疗法

内热针疗法是将特质针具依据治疗需要刺于人体病变筋膜处,并根据患者病情加热针具至不同温度的一种医疗技术。具有治疗时间短、安全性高、疗效快且持久的特点。

内热针原理

内热针技术在中医经络理论指导下,循经选穴,辨证施治,具有温经散寒、活血通络的作用。常见的软组织损伤及骨关节病引起的慢性疼痛属中医“痹证”范畴,中医理论认为:肝肾亏虚于内,外感风寒湿邪,痹阻于经络,而致局部气血运行不通,发为痹证。根据《素问?至真要大论》中“劳者温之”,“寒者热之”的理论,内热针疗法中以针刺穴位疏通经络,经络气血运行流畅,则痹阻得通;以针身之温热,散风寒,化寒湿;以内热针刺相应背俞穴,以温补肝肾,从而起到治疗疾病的作用。

内热针技术以西医理论指导下,在肌肉的起止点、肌腹及筋膜等软组织进行针刺松解,可以对挛缩的软组织产生松驰效应,并且不易复发。实验研究发现:内热针具有松解及修复痉挛变性肌肉的组织,促进肌细胞再生和再血管化的作用;也具有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减轻肌筋膜的张力和无菌性炎症的作用,从而使肌筋膜痉挛变性缺血情况得以改善,起到治疗和预防疾病的作用。

适用范围

内热针具有温经散寒活血通络的作用,适用于:


  1.软组织原性的各部位慢性疼痛;


  2.软组织损伤导致血管神经受累的感觉异常及肌力下降;


  3.软组织原性的脏器功能障碍等病症;


  4.骨质增生症与骨关节疾病;


  5.各种神经卡压综合征;


  6.椎管外软组织损害的严重病人。

常见疾病的内热针治疗

一、颈椎病、颈肩肌筋膜炎

颈椎病是以头、颈、肩及上肢疼痛和麻木为主的疼痛疾病,引起颈椎病的原因很多,最主要的是长期低头劳损造成颈椎周围的肌肉慢性损伤,进而造成椎间盘的退变、突出,刺激神经而导致的颈肩及上肢的疼痛和麻木。其中,软组织病变为主占到80%以上,而颈椎间盘突出只占到20%左右。传统的颈椎病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牵引、按摩、理疗等等,虽然可以一定程度的缓解疼痛症状,但是很难治愈,以致医院、按摩店等。内热针主要针对颈肩部的病变组织(压痛区)进行治疗,包括枕下筋膜、颈椎两侧、肩胛区域等病变组织进行治疗,一般1周治疗1次,3~4次1个疗程,一般一个疗程多可治愈。

二、颈源性头痛

颈源性头痛是以颈椎病变引起的头痛,可占到神经性头痛的80%左右,主要病变是上颈部的肌肉炎性、痉挛以及颈椎间盘突出刺激上颈椎的神经所致,包括枕大神经、枕小神经、耳大神经等。可表现后枕部的疼痛,并可放射至头顶及前额部。疼痛可急性发作,也可慢性存在,迁延不愈,非常痛苦。口服药物虽然可以缓解疼痛,但必须经常服用,到后期口服药物也不能控制头痛。内热针治疗主要是针对枕部、上颈椎两侧组织进行治疗,1治疗1次,一般3~4次多可治愈,很少复发。

三、腰背部肌筋膜炎、肌肉劳损

腰背部疼痛因疼痛就诊的主要疾病,可表现为背部、腰部的持续性疼痛,往往后半夜疼痛加重而痛醒,检查在胸椎、腰椎两侧肌肉多有局限性压痛、肌肉痉挛。其产生的原因主要是肌肉筋膜的炎性病变,以及长期的病变导致的痉挛,刺激末梢神经,导致慢性疼痛。目前以内热针治疗效果最佳,经过3~4次治疗,多可治愈,病程时间不论长短,均显示良好的治疗效果。

四、腰臀部软组织病变

腰臀部软组织疼痛是疼痛门诊、骨科门诊、康复科门诊的最多见的疾病,也往往是影响人们生活能力和降低劳动能力的主要原因。引起腰臀部疼痛的主要原因,不是腰椎间盘突出症,而是肌肉、筋膜的病变,包括炎症、痉挛、粘连、挛缩等,多是慢性损伤所致,导致腰臀部的神经受到刺激而产生疼痛,包括坐骨神经、臀上神经、臀下神经、阴神经等,产生复杂的疼痛症状,如腰部疼痛、臀部疼痛、大腿后侧疼痛、小腿疼痛、会阴部疼痛、肛周疼痛、睾丸疼痛、足外翻等等。其中以髂腰韧带损伤、臀部肌肉损伤最为重要。由于腰臀部疼痛发病面积大、症状复杂,导致一般治疗手段难以凑效,而内热针治疗可针对大面积病变进行治疗,是治疗腰臀部疼痛的重要治疗技术。一般经过3~4次治疗,大部分可得到控制,5~6次治疗可基本治愈。

五、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引起腰腿疼痛的重要疾病之一,是由于腰椎间盘突出刺激和压迫腰椎的脊神经所致,产生典型的腰部疼痛和下肢的疼痛与麻木。传统治疗以牵引、推拿为主,疼痛严重时进行注射治疗,严重患者需要手术治疗。目前随着微创医学的发展,单纯手术治疗已经越来越不被人们接受。而内热针治疗可最大程度的消除腰部肌肉的炎症和痉挛,促进血液循环,加速神经炎性水肿的消退。与侧隐窝注射相结合,可以治愈绝大部分的腰椎间盘突出,使部分患者免除手术。

六、膝关节炎


  膝关节炎是中老年患者的非常多见的疾病,几乎所有的中老年患者膝关节或多或少存在着疼痛,严重的造成关节变形。对膝关节的治疗以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应用比较多,其次是针灸、按摩、烤电等,治疗效果并不理想。究其原因,主要还是针对引起疼痛主要病变——即关节周围的韧带、筋膜、滑囊病变治疗较少。内热针治疗可以针对膝关节的所有病变组织进行消炎松解治疗,配合膝关节注射治疗,可使膝关节疼痛的治愈率提高至80%左右。

七、肩周炎

肩周炎,又称“五十肩”,是高发于50岁左右的女性疾病,当然其他年龄人群发病,表现为肩周的疼痛和活动受限,严重时变成“冻结肩”,夜间疼痛更重,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传统治疗以按摩、功能锻炼和局部注射为主,治疗效果较差,不能快速控制疼痛,尤其是冻结肩,越是锻炼越是疼痛,给病人造成恐惧心理。内热针治疗可消除肩周病变组织的炎性粘连,即可消除疼痛,又可松解粘连,改善冻结肩的状态,配合肩关节周围及肩峰下滑囊的注射,可很快治愈疼痛,恢复肩周的正常活动功能。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TUhjnbcbe - 2020/12/21 3:44:00
姜文PK陈丹青 http://www.niutenga.com/ntzz/7225.html
概况

1、概念

又称腰椎间盘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症。是在椎间盘发生退行性变之后,在外力的作用下,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刺激或压迫邻近的神经根、脊髓或血管等组织而出现一系列腰痛并常伴坐骨神经痛等临床症状的一种病变。

2、发病率

多发于青壮年体力劳动者,农村基层地区发病率较高,发病年龄20~40岁,男性多于女性,约6~8:1。在我国腰腿痛门诊中大约10%-15%的患者被诊断为腰突症,因腰腿痛收治住院患者中诊断该病的病例大约占25%-40%,而且,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腰突症的发病率正在逐年增高。

解剖结构

1、腰椎的结构

(1)椎体肥厚;棘突呈方板状,水平向后伸。

(2)腰段椎管的形状

从上而下为卵圆形----三角形---三叶形

(3)腰椎上下关节突关节面呈矢状位(内、外关系)。

2、腰椎间盘的结构

3、韧带

a.前纵韧带:限制脊柱过伸

b.后纵韧带:限制脊柱过屈

c.*韧带:协助围成椎管,限过屈

d.棘间韧带

e.棘上韧带

f.横突间韧带

4、腰部肌肉

5、椎间盘与神经根

病因病机

1、病因

(1)内因:椎间盘本身退变(髓核脱水、韧带松弛)

(2)外因:损伤(急性损伤、劳损、腰骶部持续震动),风寒侵袭。

(3)其他因素:遗传因素,吸烟、饮酒、妊娠等。

2、病机

机械性刺激化学性无菌性炎症

(压迫、牵张)自家免疫反应

\/(髓核突出)

神经根内损伤

(缺血、水肿、纤维化及脱髓鞘)

神经功能改变

/\

神经功能减低神经根痛敏-疼痛

(肌肉无力、感觉障碍)(异位冲动)

急性损伤:

慢性劳损:

临床分型

一、根据髓核突出方向分型

1、向椎体内突出;多发于青年期。

2、向前突出;不引起症状

3、向前下方突出

4、向后方突出;多见

5、向后侧方突出;与神经根关系密切,可引起放射痛。

二、根据向后突出的部位不同分型

1、单侧型

2、双侧型

3、中央型

三、根据突出物与神经根的关系分型

1、肩上型突出物位于神经根外上方。

2、腋下型突出物位于神经根内下方。

3、肩前型突出物位于神经根的正前方。

4、椎间盘破裂病理分型:

膨出型——纤维环未破裂,膨出为生理退变,纤维环松弛但完整,髓核皱缩,表现为纤维环均匀超出椎体终板边缘。

突出型——纤维环破裂,后纵韧带完整。髓核经纤维环裂隙向椎管内突出,后纵韧带未破裂,影像学表现为椎间盘局限性向椎管内突出,可无症状,部分患者出现典型神经根性症状、体征。此型通过牵引、卧床等保守方法可缓解,但由于纤维环裂隙愈合能力较差,复发率较高。

脱出型——纤维环、后纵韧带均破裂;纤维环、后纵韧带完全破裂,髓核突入椎管内多有明显症状体征,脱出多难自愈,保守治疗效果相对较差,大多需要微创介入或手术治疗。

游离型——脱出的髓核在椎管内游走。脱出髓核与相应椎间盘不连接,可游离到椎管内病变的上或下节段、椎间孔等,其临床表现为持续性神经根症状或椎管狭窄症状,少数可出现马尾神经综合征,此型常需手术治疗。

5、根据突出间隙的多少分型

1单发型仅1个腰椎间盘突出者占85%,仅压迫相应的一个神经根。

多发型2个或2个以上腰椎间盘突出者占15%,可压迫多个神经根。

临床表现一、症状

1、腰痛腰间盘突出症的常见症状,也是早期症状,以持续性钝痛为多见,也有腰痛急性发作,呈痉挛性剧痛,难以活动,各种活动均受影响。

2、坐骨神经痛由于50%的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生在L4/L5及L5/S1椎间隙,故多有坐骨神经痛。疼痛多为钝痛,并逐渐加重,呈发射痛。

3、腹股沟及大腿前内侧痛高位腰椎间盘突出时,突出的腰椎间盘可压迫2、3、4神经根,导致支配区域疼痛。

4、间歇性跛行由于腰及下肢的疼痛及麻木突然加重所致。多出现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继发腰椎管狭窄,或原发性腰椎管狭窄的表现。行走时腰椎管内受阻的丛静脉逐渐扩张,加重了对神经根的压迫,引起缺氧。

5、马尾综合征主要表现在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有巨大突出时,可压迫附近平面以下的马尾神经,出现严重的双侧或左右交替的坐骨神经痛、会阴区麻木、排尿排便不利、双下肢的不全瘫痪等。

6、其他有的患者的患肢可出现发凉、尾骨痛、小腿水肿等。

二、体征

1、腰部畸形

由于髓核向后突出,腰部被动前屈可缓解神经根所受的压迫,腰椎侧屈发生较晚。

2、活动受限急性期因保护性腰肌紧张,腰椎各方向活动受限。慢性期主要以腰部前屈和向患侧侧屈受限明显,强制弯曲时加重放射痛。

3、椎旁压叩痛并向同侧下肢放射痛腰椎间隙棘突旁有深压痛,压痛点对诊断定位有重要意义。

4、直腿抬高试验及加强试验阳性直腿抬高30度以下为强阳性,40~50度为中等阳性,60度以上为弱阳性。

5、健侧直腿抬高试验阳性若健侧直腿抬高活动诱发患侧坐骨神经痛,表明有椎间盘较大的中央型突出或为腋下型突出,肩上型突出常呈阳性。

6、股神经牵拉试验阳性为上腰部椎间盘突出症的阳性体征。患者俯卧,膝关节完全屈曲,足跟触及臀部,后伸髋关节,则L2-L4神经根张力增加,股神经受牵拉,患者感觉到腹股沟及大腿前方疼痛者为阳性。

7、屈颈试验阳性

头颈部被动前屈,使硬膜囊向头侧移动,牵张作用使神经根受压加剧,而引起受累的神经痛者为阳性。

8、腱反射异常腱反射减弱说明L5、S1神经根受压。

9、皮肤感觉异常突出的腰椎间盘压迫神经根会出现相应的神经所支配区域皮肤感觉减退或麻木。

10、肌力减弱L3/L4椎间盘突出,股神经受累时,股四头肌肌力减弱,肌肉萎缩;L4/L5椎间盘突出,坐骨神经受累时,腓肠肌肌力减弱,趾伸肌肌力减弱;L5/S1椎间盘突出,骶神经受累时,足跖屈力减弱,病程久者常有足背伸肌群萎缩。

根据体征推算椎间盘突出的部位

诊断及鉴别诊断一、辅助检查

1、X线片表现:正位片可显示腰椎侧弯;椎间隙变窄或左右不等,患侧间隙较宽。侧位片显示腰椎生理前屈减少或消失,发生椎间盘突出的椎间隙后方宽于前方;后期椎体边缘有骨赘形成,关节突关节退变,上、下关节突交错,下关节突变尖插入椎间孔,使椎间孔变小。

2、CT、MRI检查
  可清晰显示椎间盘的影响。

CT示突出的椎间盘高于硬膜囊密度,正中稍偏左,压迫硬膜囊

椎间盘突出(中央型)

椎间盘膨出(较严重,向后有突出)

椎间盘突出症在MRI上的表现

3、肌电图检查

根据异常肌电图的分布范围可断定受损的神经根及其对肌肉的影响程度。L4/5椎间盘突出,主要累及腓骨长肌和胫前肌,L5/S1椎间盘突出,主要累及腓肠肌内侧头和外侧头;L4/5椎间盘突出累及的肌肉比较多,股四头肌可出现异常电位。

二、诊断要点

1、有腰部扭伤后突发的腰腿痛病程,咳嗽、打喷嚏时加重。

2、有典型的直腿抬高试验加重的体征、足腿麻木区、膝与跟腱反射减弱及伸踝、伸足拇趾无力等体征。

3、影响学检查支持诊断,实验室检查无特殊发现,排除腰椎结核、强直性脊柱炎、脊髓与马尾肿瘤引起的腰腿痛。

三、鉴别诊断

1、急性腰扭伤有明显外伤史,病程短,局部压痛明显,痛点进行封闭后,疼痛明显减轻或消失,无放射性坐骨神经痛。CT检查无腰椎间盘突出。

2、腰椎结核可有腰腿疼征象,病程长,常伴有全身症状,如低热、盗汗、消瘦、乏力、血沉加快,下腹部有时可触及冷性脓肿。X线片可显示椎间隙模糊、变窄,椎体相对边缘有骨质破坏。

3、马尾神经瘤腰腿疼呈持续性,无间歇缓解;白天稍活动可减轻,夜间卧床时感疼痛加剧。脊柱无侧屈,腰部功能尚好。脑脊液检查示总蛋白量增高,脊髓造影有站位性病变。

4、腰椎椎管狭窄多见于中老年人,以长期慢性腰腿疼和间歇性跛行为主要表现。卧床休息时症状可明显减轻或消失,CT、椎管造影可明确诊断。

5、强直性脊柱炎病变为进行性,早期腰痛伴坐骨神经痛,病变逐渐向上,血沉加快;晚期脊柱呈竹节样变、关节融合。

6、梨状肌综合征以臀腿痛为主要表现,压痛点位于环跳穴处,腰部无明显压痛。梨状肌紧张试验阳性,腰部功能正常,直腿抬高试验阳性。

治疗

大多数病人可经非手术治疗缓解,只有少数病人需要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是否能使突出之椎间盘回缩,破裂之纤维环愈合,目前尚缺乏足够的根据来作定论。但至少可使神经根的无菌性炎症,水肿消退、黏连松解、压迫部分或全部解除,从而使症状缓解或完全消失。但部分严重病例,因突出的髓核很大,神经压迫严重,需早期手术接触神经压迫。

推荐阅读:

核酸检测究竟是怎么回事,有效期是多长?

看完这个,你还觉得驼背是小事吗?

不要忽略颈椎的“咔咔声”!

错误的姿势大全

富贵包是“夺命包”?8个方法教您消除富贵包

科室简介

医院疼痛科、脊柱微创科是以开展微创治疗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为特色的专科,自年以来开展CT引导下运用臭氧融核术、胶原酶化学溶解术、射频消融术、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等微创技术治疗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近例,射频热凝术治疗三叉神经痛余例,年开展椎间孔镜技术微创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余例,为广大严重的腰椎间盘突出、腰椎管狭窄带来了福音,脊柱内镜技术具有微创、痛苦小、不开刀、恢复快安全性高、不易复发、可达到根治目的等优点。

专家介绍:

张焕峰

医院疼痛科、脊柱微创科主任

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主要擅长运用胶原酶溶盘术,臭氧融核术、射频消融术、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脊柱内镜等微创介入治疗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三叉神经痛、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顽固性头痛、头晕、顽固性癌痛等疾病。

专家门诊:周一、周三、周五上午

(同

1
查看完整版本: 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与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