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护理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上海家庭医生撬动分级诊疗
TUhjnbcbe - 2025/5/8 16:25:00
年4月,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在全国率先推出新政:全面实施二、医院门诊号源优先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放。《瞭望东方周刊》记者周丽娜?编辑高雪梅年3月19日,上海市虹口区嘉兴路街道市民驿站旁的社区家庭医生诊所,社区居民正在就诊“医院就能解决问题,我真不医院。”71岁的上海市浦东新区上钢社区居民郏国英告诉《瞭望东方周刊》,由于有糖尿病家族遗传史以及高血压、高血脂等问题,她和93岁高龄的母亲需要经常就诊开药,但郏国英的独生女已移民,一路之隔的上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成为她最可靠的“健康守门人”。卫生服务中心的刘平阳是郏国英的签约家庭医生,不仅提供医疗建议、帮郏国英预医院——医院的专家号,当她行动不便时,刘医生还会亲自送药到家。年4月,上海市卫生健康委(以下简称“上海卫健委”)在全国率先推出新政:全面实施二、医院门诊号源优先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放。“号源下沉有力推动了分级诊疗制度落地。”上海市浦东新区上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上海健康医学院教授杜兆辉告诉《瞭望东方周刊》,该中心门诊量每日约人次。自新政实施以来,平均每周转诊量约为20例。建立分级诊疗制度,是合理配置医疗资源、促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的重要举措,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建立中国特色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重要内容。在上海,家庭医生正成为撬动分级诊疗、有序就医的重要支点。享受“三优先”根据上海新政要求,在目前社会面预约渠道和预约时间不变的基础上,经过社区医生初步诊断,可为签约患者预约早于社会面5天的专家号源。如果患者病情需要尽快诊治,社区医生还可预约未来2天的专家号源。为提高医疗资源利用,未使用号源也会尽快返回医疗机构,继续向社会面开放。经家庭医生转诊的签约居民,在二、医院可享受“优先就诊、优先检查、优先住院”的“三优先”服务。转诊后,由于疾病复杂、分科细化等因素,签约医院的签约居民服务窗口,进行二次分诊。“我今天下午要在这做颈动脉和结节彩超,有医院的医生下来做,签约家庭医生庄东明提前帮我约好了。有了家庭医生,医院看病,再也不需要子女陪同了。”在上海市浦东新区孙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患者黄雅萍告诉《瞭望东方周刊》。“我年龄大了,不会在手机上挂号,就打电话给签约家庭医生王青平,她会帮我安排好。从家走到这里只需20多分钟,医院近。”正在孙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的居民张美华告诉《瞭望东方周刊》。“现在,患者预约专家号更方便,家庭医生签约量也随之增加。医院进修3到6个月,这也有利于我们了解专家们的擅长领域,更精准地为患者匹配转诊专家。”孙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团队长、主治医师王青平告诉《瞭望东方周刊》。“当患者体验过专家号预约优先以及看病‘三优先’服务后,往往将切身体会口口相传,我们这里出现了家庭医生签约高峰期。”上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疗管理科(院感科)科长王海棠告诉《瞭望东方周刊》,“家庭医生首诊,会对医疗资源进行优化配置,避免挤兑浪费。”“转诊预约号在家庭医生手里,就给了家庭医生、医院更多医疗资源,我们不再单打独斗,医院支持和专家联动,使有序转诊、双向转诊成为可能,附近居民已切身体会到分级诊疗带来的获得感。”孙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樊爱青告诉《瞭望东方周刊》。有号有药有设备年7月31日,上海市政协举办“提高医药保障品质,推进健康上海建设”重点提案办理推进会,据上海市卫健委负责人介绍,截至当时,通过市级分级诊疗平台预约的号源达8.28万个。近期,国家卫生健康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等6部门印发《关于改革完善基层药品联动管理机制扩大基层药品种类的意见》,其中要求推动二、医院用药目录中的慢性病、常见病药品向基层下沉,满足转诊用药需求。鼓励药师下沉基层,提供药学门诊、长期处方管理和延伸处方、居家药学服务,丰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形式。“延伸处方政策让我们能开的药种类更多,大部分常用药都能开。”王青平表示。“我们的药品目录品种、检验科目基本同步于医联体单位,药品余种。截至年底,我中心可诊疗的西医基本病种达余种,医院衔接药品吻合度已达%。”樊爱青说。截至年6月,上海全市社区平均开展西医诊疗病种种,较年同期增加13种。截至年7月30日,上海全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平均配备药品种,较年底增加53种。上海全市各区区域医联体内常见病、慢性病同通用名药品上下衔接吻合度为78.4%,较年底增加7.8个百分点。“太方便了!现在甚至能在医院拔牙、装假牙。”郏国英说。上海的家庭医生除了手里有号有药,更有新设备。据樊爱青介绍,年,浦东新区完成了对全区46家社区中心四大件CT、心脏超声、肺功能、移动DR(DigitalRadiography,数字X线摄影术)的设备配置。此外,孙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还配置了无创呼吸机,张江本土企业生产制造的ADA人工智能鉴别诊断、钛米转运机器人、AI对话场景,这些数智化建设打造了社区就医流程新模式。“年,我们安装了PACS系统(PictureArchivingandCommunicationSystem,意为影像归档和通信系统),医生可在工作站直接查看影像,方便诊疗及教学。虽然心电、超声、影像、检验诊断等有东方医联体单位支持,但我们也在抓紧培养相关人才,力争完善检验检查互联互通,让居民不用来回跑。”樊爱青说。截至年底,上海市连续3年累计建成家示范性社区康复中心;建成首批36家社区护理中心和32家社区标准化口腔诊室,分别提供皮肤护理、营养护理等8类26项基本护理服务和龋齿填充、根管治疗、各类牙齿拔除等服务;建成社区慢性病健康管理支持中心72家,提供血压、血糖、肺功能等标准化测量。“一站一特色”孙桥社区是城郊接合区域,服务区域约23平方公里,服务居民11万余人,社区所在的张江镇是上海高科技产业聚集地。为服务在此就业生活的年轻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推出了中医熏香理疗、心理科以及全天候传统庄氏儿科门诊等特色服务。配合职场人忙碌的作息,他们走出服务中心,到上海科技大学、张江人工智能岛等地教授八段锦,提供中医养生服务,每周定期两次到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等大型企业提供家庭医生驻点服务。“在辖区内,我们并不是简单复制铺开社区卫生服务站,而是根据每个细分区域不同的经济、人文、生活习惯,打造更适合该地区居民的站点,‘一站一特色’,提供更个性化的健康服务。”樊爱青介绍,申佳社区以动迁居民为主,老年人口较多,打造的是中医养生为主的卫生服务站,设有“孙卫(孙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简称,与‘三味’谐音)书屋与百草园”花园平台,定期开放中医养生服务日,开展八段锦等健康宣教、养生茶服务等;盛大青春里是年轻人社区,打造的是都市休闲主题,卫生服务站不仅提供针对年轻人颈椎等疾病的全科中医诊疗,还营造了咖啡休闲文化氛围。年11月2日下午,上海市浦东新区张江镇孙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申佳社区卫生服务站二楼中医养生花园为社区居民带来了一场八段锦宣教活动,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增强社区居民获得感和幸福感;同时也让居民朋友们对八段锦这一传统健身功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进一步推动了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上海市社区卫生服务发展坚持“迈小步、不停步”,截至年7月30日,上海全市共有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所分中心以及个服务站、个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设施15分钟慢行可达覆盖率87%,成为“15分钟生活圈”重要组成部分。年4月,上海市出台《进一步提升本市社区卫生服务能力的实施方案》,要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强化四大功能:优质可及的基本医疗服务功能、医防融合的公共卫生网底功能、以人为中心的健康管理服务功能和重点人群的康复护理服务功能。年,上海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门诊数超过万人次,较年增加近万人次,占本市常住居民门急诊总量的38.1%,较年提升3.4个百分点。拥有医生朋友“患者手持一张医保卡就可医院。有些医院看,造成了医疗资源挤兑,这是推行分级诊疗的原因之一。诊断是疾病诊治链条中的关键环节,诊断方案确定后的重复治疗、慢病管理和术后康复纳入分级诊疗,患者既可以节省时间精力,又可保证医疗资源的优化使用。”上海交通大医院副院长王争告诉《瞭望东方周刊》,医院主要承担着危重、罕见及疑难病例的诊治任务。分级诊疗制度有效助力医院的高质量发展转型,从而优化医疗资源配置使用。分级诊疗是按照疾病的轻重缓急和治疗的难易程度进行分级,不同级别的医疗卫生机构承担不同疾病的治疗,形成合理的就医和诊疗格局。“庄医生把病人当亲人,有时晚上八九点钟我们发信息,已经下班的他还是秒回,还时常在
1
查看完整版本: 上海家庭医生撬动分级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