嵩山少林禅武医文化 神秘禅医现代社会受宠_河南
新华河南频道12月2日专电 (顾立林、赵季曾)11月14日至17日,“第二届嵩山少林禅武医理论与实践研讨会”在嵩山三皇寨禅院举办,省领导孔玉芳、刘新民、宋璇涛向大会书面致辞祝贺,省*协副主席靳绥东、省直有关部门领导、郑州市、登封市有关领导、来自海内外的专家学者、媒体及有关人士60多人参加本次研讨会。
(一)
少林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少林禅宗、武术和医学及少林文化的精华,被称为“少林三宝”。为进一步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并促进少林禅武医学的发展,2007年5月,由河南省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河南省先进文化研究会主办,登封市人民*府、河南省嵩山禅武医研究院承办的“首届嵩山少林禅武医理论与实践研讨会”在嵩山三皇寨禅院举办。当时吸引了日本、韩国和大陆、港、澳等海内外的专家学者、武术名家和众多媒体参加。
事隔两年后再举办第二届,人们欣喜地发现,嵩山少林禅武医文化以其丰富的文化内涵、独特的表现形态、对和谐身心的突出作用,受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和重视。特别是与香港中文大学心理学系合作开展少林禅武医的科学研究和临床实践活动,为以抽象和体悟见长的中国传统文化,增加了科学实证的元素。
正如一位省领导致辞所言,以少林为代表的嵩山文化是中原文化的重要构成元素,在中国传统文化宝库中一枝独秀。少林三宝禅武医在少林寺和嵩山地区传承了千百年之久,近年来才被世人揭秘,很快就引起了海内外的关注。少林禅武医在文化上的意义已经远远超越了地域、国界和宗教,研究开发少林禅武医可以大大丰富少林文化品牌的内涵,同时进一步发掘其服务于社会的潜能,将有助于促进人们身心健康、树立生活自信。在构建和谐社会、加快河南文化强省建设的今天,嵩山少林禅武医理论与实践研讨会的举办具有积极的意义。
本次研讨会的主题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行意禅走向社会,造福大众。少林行意禅是行性法师、德建禅师两代传人在集自明代无言道公起少林寺永化堂十八代传人禅武医精髓之大成的基础上,在特殊的历史环境下,潜心修持,孜孜求索,将禅武医精髓熔传承并发扬光大,使之成为世人瞩目的少林文化瑰宝。行意禅是现代人易学、易修、能有效促进身心健康的入世禅学。其载体和表现形式即少林禅武医。禅武医既是其丰富内涵,也是其修习的不二法门。位于嵩岳少室山的河南嵩山禅武医研究院为修习者提供了梵韵清幽、天人和谐的修习场所。
二是嵩山禅武医研究院积极践行少林禅武医文化为社会服务,不断进行新的探索。特别是与香港中文大学心理学系合作开展了一系列少林禅武医的科学研究和临床实践活动,推出了《德健身心疗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届研讨会在进一步探索行意禅走向社会、造福大众的基础上,以少林传统文化为背景,以科学研究为主题,探讨少林禅武医在现代人文科学和医学中的地位与作用。
本届研讨会分“主会场活动”和“养生工作坊活动”两部分。在14日举行的研讨会上,河南省嵩山禅武医研究院院长、少林寺永化堂禅武医传人释德建法师就少林寺永化堂禅武医的继承情况及核心内容进行了精辟的阐述,并现场演示了少林禅武医的精华所在。香港中文大学心理系教授、人脑功能促进中心总监陈瑞燕通过现代科学手段对禅武医检测、分析和研究,并用大量实例说明了禅武医在促进人体健康方面的良好功效。中国科学院研究员周昆叔通过对禅武医形成的原因及内涵的论述,说明了禅武医三位一体的功能和价值。河南省*府参事、河南省发改委经济研究所所长郑泰森,通过对中国文化的分析,认为少林文化是中国在世界上最有影响的两个文化之一,而少林禅武医是少林文化的代表和精华。登封市地方志办公室主任、嵩山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吕宏*,通过大量确凿的历史资料向人们展示了少林寺永化堂禅武医的历史及传承。
(二)
河南省对外友好协会原会长、省*府参事赵国成多年来致力于少林禅武医的研究,十多年前就与德建禅师的义父和恩师、少林寺永化堂十七代传人行性法师相识,多次聆听教诲。1998年,赵国成和德建禅师应日本少林寺拳法联盟邀请访问了日本,德建法师应邀为在场的拳法联盟骨干讲解少林寺白衣殿壁画所展示的传统拳谱,并为众人演练了罗汉护身捶、认手通背拳,其中揉进了“心意把”的几个基本式,令在场的日本少林拳法高手们感到极为震惊,满堂喝彩。他们都是多次到过少林寺的人,无一不惊呼德建禅师演练的拳法只在白衣殿壁画上见过;过去曾一直认为业已失传的少林传统拳法,竟然又重现眼前。
赵国成2003年著书介绍少林禅武医两代传人行性法师和德建禅师,由中华书局出版《嵩山访禅记--禅宗祖庭少林寺禅武医揭秘》一书,使濒临失传的少林禅武医绝学首见于正式出版物。 2003年以来,中央电视台、河南电视台和西方一些主流媒体对德建禅师先后作了多层面的报道。2004年底,河南嵩山禅武医研究院正式成立,很快受到社会关注,得到了社会各界,包括海外友人、社团法人的鼎力赞助,部分专家学者受聘在研究院义务兼职,协助整理少林秘籍和大师们修禅、习武、行医的手稿。
在此次研讨会上,赵国成说,少林禅武医的主要特征是“行意禅”“心意把”和“气机”。“行意禅”是少林禅武医的思想内涵,“心意把”是少林禅武医的系统修习法门,而“气机”则是少林禅武医的实践运用载体。从海发至吴古轮(寂勤)而又至行性法师,他们在坎坷的境遇中苦苦修持,把少林禅武医这一珍贵遗产保持下来并发扬光大,既继承了古代禅法,又删繁就简,以适合现代社会节奏和现代人的思维方式,探索出了适合现代人修持养生、增进身心健康的路子。德建法师继承了行性法师的衣钵,成为少林寺永化堂禅武医第十八代传人、吴古轮大师少林禅武医一脉的第四代传人,正肩负着少林禅武医在太平盛世中传承发扬的重任。
赵国成说,在构建和谐社会、加快河南文化强省建设的今天,进一步加大对少林禅武医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发扬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领导的重视和社会的需要,业已为此提供了重要的保证和坚实的基础。希望有关方面采取更加积极的措施,建立相应的研究机构,确立和扶持少林禅武医的重要传承人和代表人物,加快少林武术申请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步伐等,使少林禅武医这一珍贵的遗产得以发扬光大,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三)
河南省直干部王群中过去曾是一个工作起来不要命的人,他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认为,要提高生命的质量,就要节省时间多工作、多学习。在接触禅武医之前,要求自己夜里两点前不准睡觉,每天休息时间不得超过5个小时。这样长期以来的健康状况很不好,腰椎间盘突出症、高血压症、失眠症等病症长期困扰和折磨着他,特别是2006年春季,严重的腰椎间盘突出症使得他行动困难,甚至影响了生活自理能力。这个病已有20多年历史,每年都要发作几次,每次都要折腾一个月左右,1999年曾为此住院长达三个月,这一次比过去历次都更严重,遍访名医、遍求良方都无明显效果。这时,一个朋友介绍王群中拜访德建大师,尝试用禅武医的方法治疗。
抱着试试看的态度,王群中拜见了德建大师。德建大师说,由于病史太长,比较严重,必须配合饮食疗法和锻炼,也不能急于求成,两年以后会大见成效。王群中认真按照德建大师所教的要领,坚持修炼。其中这个要领很简单,就是顺应自然,自然而然,坚持科学饮食、丹田呼吸法,行业坐卧不离此法。王群中说,坚持三年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一是腰椎间盘突出症基本治愈;二是高血压症由原来的110/150左右恢复到80/120左右;三是8毫米左右的肾结石自动排除;还有不少小毛病也不治而愈。他的家人、同学和朋友修炼禅武医、用禅武医治病也大有明显效果。
结合自已多年学习和实践禅武医,王群中在研讨会上作了《禅武医 法自然--体悟禅武医》的发言。他认为,禅武医是中华少林文化的瑰宝。禅武医是源于自然、符合自然的一种简单而又特殊的身心修炼方法。禅武医强身健体,祛病延年,养生益智,是我们祖先创造的宝贵精神财富,是提高人们身体和心理健康的重要法宝,其内涵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伸缩开合是其根本大法,丹田呼吸是其诀窍要领;
科学饮食是其基本要求,顺应自然是其重要原则;
口生玉液是其主要标志,肠鸣气顺是其突出表现;
祛病健体是其显著效果,和谐身心是其核心功能。
王群中在谈到“和谐身心”时说,人的健康应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身体的健康,另一方面是心理的健康。当代社会由于人们的饮食不够科学,大量进食动物性脂肪,营养过剩,大都患了“三高症”,大部分人处于不健康或亚健康状态,特别是现在工作和生活节奏加快,使相当一部分人有心理疾患。据国家卫生部统计,中国有1600万人患有精神疾病,如精神分裂症和抑郁症等,17岁以下的少年儿童有3000多万人有心理问题,广东省有120万人需要心理健康的治疗(参见《德建身心疗法》序)。人的身心健康和身心不和谐的问题成了当今不能不引起高度重视的社会问题。已故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曾向温家宝总理进言,我们国家一方面要解决社会和谐问题,另一方面也要解决人的生理和心理的和谐问题。而禅武医就是解决身心和谐的有效方法之一。
王群中说,学习实践禅武医的体悟及家人和他人的事例,也引起了他对禅武医的一些深层次思考。
其一,禅武医是我们民族的先人们观察自然、发现自然的奥秘规律,根据这些规律创造的宝贵精神财富。禅武医是少林文化的一个宝库,只要进入这个宝库,肯定会有宝所获。
其二,科学的饮食,长期素食,并不会发生营养不良,并不会影响青少年发育,并不会影响成年人的优生优育,他所熟知的修炼禅武医的朋友个个身心健康就是例证。
其三,禅武医最重要的功效是和谐身心。个人的身心和谐与社会的和谐有着密切的关系,没有个人的身心和谐就难以构建和谐社会。
其四,顺应自然是禅武医的重要原则。人类是自然之子。我们生活在自然中,只有认识自然、顺应自然、自然而然,才能提高人的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试想一个长期被多种身体疾患和心理疾患折磨的人,能有什么生活质量可言。有人曾说,那样活着真是生不如死。要提高人的生命质量,也就是要做一个有益于他人、有益于社会、有益于人类的人,必须有健康的体魄和健康的心理,连自身都难以料理,他怎么能为他人、为社会、为人类服务呢?“大道至简,至简至难”。禅武医具体修炼方法很多,但其原则和要领非常简单,就是顺应自然、伸缩开合、丹田呼吸、科学饮食。这些看似简单的东西,我们的先人是经过数千年总结出来的无价瑰宝。我们一定要传承我们祖先留下的这份宝贵遗产,使其发扬光大、造福于人类。
其五,禅武医这些奇妙的功效,禅武医对防治疑难杂症的显著效果,由于认识、知识、专业、经历、能力等的局限,对于它的机理笔者尚说不清楚。之所以把这些所见、所想、所践、所悟如实写出来,一是期望对读者有所裨益和借鉴启发;二是希望引起有关专门机构和专家的重视,对其进行深入的科学研究。记得有一位伟大的科学家曾经提出过一个概念叫唯象学科,其大意是,在自然界、在生命等诸多领域尚有很多人们不认识、不理解的事物和现象。对于我们尚不认识、理解的事物和现象,不能武断地、错误地否定它,而应该以唯物主义的气魄和态度承认这些现象,允许一些人做一些探索和研究,即使这些人的探索和研究失败了,甚至是错误的,也无碍大局,可以为后人们做一些铺路和基础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