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宝宝睡不好,简直成为每位妈妈的世纪难题,没有之一。而其中的频繁夜醒,则让妈妈最为崩溃。一提及这个问题,妈妈们都同仇敌忾,想必是被半夜哭闹的宝宝折磨得不行。
不少妈妈都反应,宝宝前半夜能踏踏实实睡上4~5个小时,可一进入后半夜就像上了闹钟,每1~2个小时醒一次,有的甚至更频繁。醒来之后大哭不止,如何安抚都不能平静下来,必须要吃奶才肯罢休。有的宝宝不仅要吃奶,还必须妈妈抱着睡才可以,一放床立刻醒来大哭....后半夜无休止的夜哭、奶睡,不仅让妈妈心烦意乱,还严重影响了宝宝的睡眠质量。
宝宝饿了?明明刚吃完!宝宝尿了?新换的纸尿裤!宝宝身体不舒服?出牙了?翻身翻醒了?着凉还是热着了?一项一项排查下来,实在是没发现什么异常。而这个小家伙除了哭什么都不会说,真是急死人了。不会是真的饿了吧,来来来,妈妈喂奶吧......果然不哭了,可没吃两口就睡着了,过不了一会又哭醒了。
以上的心路历程,大概每一位妈妈都有过,最后都以奶睡而告终,一晚上喂个三四五六七八次夜奶,都是常有的事儿。到底宝宝为什么总醒?妈妈们还是一头雾水。
有“睡渣”宝宝的宝妈只能熬吗?我觉得不一定,其实是可以通过一些方法来引导的,别再傻傻地熬自己了。
01“睡渣”宝宝从晚上9点闹到凌晨4点
和很多家庭一样,我家也有一个睡渣宝宝,我刚开始也是傻傻地“熬”,以为他长大了就会好了,结果发现真的熬不到头,睡眠不足还会影响宝宝生长发育。
已经持续好多天了,现在分享给大家看一下“睡渣”宝宝整晚的动态,看看你家宝宝是不是这样的呢?
晚上9点多给宝宝洗完澡,然后喝奶准备睡觉,ml喝完了,然后在床上一直翻来翻去,摸摸玩具,来来回回的晃悠,怀疑是不是宝宝没吃饱,于是又冲了ml奶,结果只喝了50ml就把奶瓶扔了,还是不睡觉,没有办法,妈妈只能来陪睡。
依旧不管用,继续抠床头的“钻石”,跟自己的毛绒玩具玩,强行按着睡觉不行,抱着哄睡也不行,到了凌晨2点半还是没睡着,妈妈起身了,让宝宝自己睡。
到三点半终于算是睡着了,但是还是翻来翻去的,不过最喜欢的地方还是妈妈睡过的地方。
持续翻到早上8点,喝完ml奶后继续睡,一直到11点才起床。
宝宝3个月以后就需要帮他建立自己的生物钟了,一直这样晚上不睡,上午补觉,非常不利于宝宝正确生物钟的建立。而且,晚上不睡觉的后果就是,妈妈和宝宝的身体都会受不了。所以,我们需要去寻找方法,不能靠“熬”。
02用什么方法可以改善“睡渣”宝宝的睡眠质量呢?
1、了解宝宝的睡眠信号,掌握入睡时机
家长们要留意宝宝的睡眠信号,注意宝宝什么时候犯困该睡觉,什么时候容易入睡。打哈欠、揉眼睛、双眼无神、啃手、晃头、抓头发、尖叫等,都有可能是犯困的信号。家长们只要细心对比宝宝睡醒、睡前半小时之内的状态表现,很快就可以发现自家宝宝特有的犯困信号。
2、维护好稳定的生物钟
宝宝3个月以后,家长们应该注意帮助宝宝形成规律的生物钟,然后要尽最大力量维护好生物钟,不要去破坏掉了,由多个人带宝宝或者白天晚上不同人带宝宝的家庭更需如此。
维护生物钟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但容易被忽视的一点:作息应尽量和内在生物钟保持一致,不在应该清醒的时候睡觉和在需要睡眠的时候清醒。比如,晚上没睡好,白天狂补觉,或者在平时不是睡觉的时候去睡觉,这些都会产生问题。
从实际操作上说就是:孩子生物钟比较规律,不太缺觉之后,不可提前太多哄睡,否则浪费体力不说还会招致反抗,难度增加。如果某种原因错过了某次小睡,应尽量不要睡,保持低强度活动,到下一次睡眠时间再哄睡。身体在睡眠时段意识却很清醒,生物钟在兴奋而身体却在睡眠,都会导致生物钟混乱和身体的痛苦,影响宝宝的入睡和睡眠时长。
4~9个月参考的睡眠时间安排:早上6~7点醒来,8-9点睡第一觉,时长1.5~2小时;中午12~1点睡第二觉(也就是最重要修复力最强的午觉),时长2小时左右;傍晚4~5点小睡半小时,晚间7点入睡。(6~9个月期间傍晚觉会逐渐消失)。
这是一种比较理想化的作息,不过确实也有因小睡短很难做到的情况,小睡短的情况可以增加小睡数量来弥补。长觉对身体从疲劳状态中恢复很重要,需要父母耐心地学习和安排。睡眠时机和环境把握好,加上宝宝的生物钟,一定能越来越好的,宝宝的哭闹会少,大人的心理和身体压力也会小的。
3、改变入睡习惯
抱睡
这个现象非常普遍,几乎家家都有经历过。抱睡虽然看起来睡得踏实,能睡长一点,但其实一放就醒,不属于深睡眠,睡眠质量差,修复力弱。抱睡和摇篮里摇睡都会推迟孩子深度睡眠的时间,造成睡眠缺乏。
睡着之后还是尽量应该放床睡,3个月内的宝宝如果经常放下就醒的话,家长们要多做功课,学习如何放宝宝,也可以试着等20分钟宝宝深睡眠了再放。哄了很久放下就醒,家长们也不要怕,过几分钟再试,不要放下一次就放弃了。
宝宝超过三个月,睡眠模式会逐步转变,不那么容易放下就醒。家长们要意识到宝宝身体上的变化,给宝宝机会尝试自己入眠。放在床上醒了的话,尝试在床上安抚,可以试试轻拍和唱歌之类的方法,如果实在安抚不了才能抱起来,情绪平复后再尝试放下。
如果宝宝长期缺觉,还是应该优先保证睡眠时长,尤其对于小月龄的宝宝,抱睡有时确有必要。
奶睡
奶睡是一种很自然的方式,宝宝0~3个月的时候没有必要刻意避免,但不应该过度依赖,如果常常在不饿的时候依赖喂奶哄睡,很容易导致宝宝入睡困难,超频繁夜醒,厌奶等系列问题。家长们在白天要尽量在孩子醒来的时候喂奶,从而避免一吃就睡着,一吃只吃一点的恶性循环。
家长们虽说要按需喂养,但还是要知道宝宝的生理特点,从而更好地区分宝宝的需求:3个月之内的宝宝2~3小时会饿;3个月以上的宝宝3~4小时才会饿;加了辅食的宝宝就更久了。夜间6个月以上的宝宝连续睡眠至少6~8小时不饿是可以做到的,7个月以上的宝宝10小时应该也是问题不大的。
超过4个月的宝宝,如果2次以上的夜奶,就很可能造成习惯性夜醒。问题不在于是否是吃着奶入睡的,而在于太过频繁的喂奶可能是夜间醒来问题的一部分。
03结语
哄睡还有其他一些需要注意的方面,每次哄睡最好由一个人完成全程,中间尽量不要换人,房间内尽量只有一个人,有助于减少刺激。哄睡方式风格应尽量一致,这样更能帮助宝宝学习和建立睡眠条件反射联想。另外,要注意哄睡时抱孩子的姿势,保护孩子的脊椎颈椎。
每次哄睡之前,特别是新手妈妈,要提前想一下需要注意的方面都有哪些,遇到突发情况的预案是什么。不要到时宝宝哭起来或者放下去醒了,就开始发慌、手足无措、乱了阵脚。
最后,我想说一句,没有不会睡的“睡渣”宝宝,只有不会哄宝宝睡的父母,希望家长们都能学习一下,保证宝宝的睡眠质量。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专注宝宝护理和儿童教育,每天给大家分享现代化科学育儿知识和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