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护理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交感神经型颈椎病诊断要点 [复制链接]

1#
交感神经型颈椎病(CervicalSpondyloticSympathetic,CSS)交感神经型颈椎病是指由于颈椎退行性变后或受到外伤等因素、椎体节段间不稳、刺激了颈部的交感神经,使之兴奋或受到抑制,而表现出多种多样症状的疾病。正因为交感神经型颈椎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多为主观症状,诊断上缺乏特异的客观指标,所以,交感神经型颈椎病的诊断较难确定。1症状和体征总的说来,交感型颈椎病的特点是患者主诉多但客观体征少,症状多种多样,由于缺乏颈椎病常见的肢麻、颈项疼痛,医生在遇到中老年男性患者时首先想到的是心脑血管系统的疾病。如为中年女性患者则将症状归咎于更年期综合征或神经官能症,从而延误诊治。概括起来不外乎两大类,第1类是交感兴奋症状,比较多见,第2类是交感抑制症状,表现少见。1.1交感神经兴奋症状①头部症状:头疼和偏头痛,疼痛的部位主要位于枕部或前额,性质为钝痛。有时伴有头晕,转颈时不加重,患者常主诉头脑不清,昏昏沉沉,有的甚至出现记忆力减退;有些患者还伴有恶心、呕吐。症状多因过劳,睡眠欠佳等诱发。②五官症状:眼胀痛,干涩,眼冒金星、视物模糊,甚则失明,瞳孔扩大,眼裂增大。咽喉不适或有异物感。耳鸣、听力减退或耳聋。发音不清,甚至失音。③周围血管症状:肢体发凉怕冷,可有一侧肢体少汗,遇冷则有刺痒感或麻木疼痛。局部皮温降低,痛、温觉正常。④心脏症状:一过性心动过速和血压升高,心律不齐,心前区疼痛。⑤血压异常:高血压。⑥发汗异常:多汗,以头面、颈项、双手、双足、一侧躯干多见。⑦括约肌症状:膀胱逼尿肌舒张,括约肌收缩,排尿困难或尿不尽,便秘。1.2交感神经抑制症状①头部症状:头昏眼花、头沉。②五官症状:眼睑下垂、眼球内陷、瞳孔缩小、流泪、鼻塞、流涎。③周围血管症状:指端发红、发胀,或有烧灼感,怕热喜冷,项胸背亦可有灼热感。④心脏症状:心动过缓。⑤血压异常:低血压。⑥出汗异常:无汗或少汗,多在夜间或晨起时较重。⑦括约肌症状:尿频、尿急、或腹泻。1.3体征交感型颈椎病的客观体征较少,一般查体颈部可扪及棘突、横突旁肌及肩胛上区等部位僵硬及压痛。屈颈试验及臂丛牵拉试验可为阳性。2辅助检查2.1影像学检查交感型颈椎病的影像学改变无明显特征,常见颈椎的一般退行性改变。颈椎X线检查可发现有不同程度的颈椎骨质增生、退行性变、或有椎间隙变窄,椎体失稳,尤其是C3~4、C4~5为较常见的椎节失稳节段,前后纵韧带钙化及生理曲度变直等变化。但有的患者X线表现可无任何异常表现。2.2交感神经功能的实验室检查目前,交感神经功能的实验室检查在临床较少应用,对于诊断有辅助作用。①交感缩血管反射(sympatheticvasoconstrictorreflex,SVR)有学者将SVR用于显示交感神经系统活动。其原理是:进行深吸气激发试验,可引起短暂的交感反应和皮肤血管收缩。同时有学者使用激光多谱勒血流仪,测量两手指端的皮肤血流。以频率20Hz采取数据。使用实验室软件计算深吸气后血流变化的比值。②交感皮肤反应(sympatheticskinresponse,SSR)SSR被用于测量交感神经活动。可用于脊髓损伤、颈椎病、椎管狭窄等患者,对其交感神经系统功能异常进行评定。但SSR波幅可受到被有效激动的中间神经纤维数目的影响。SSR是提供交感神经系统客观信息的一种有价值的实验。潜伏期是SSR的稳定成分,而波幅具有易变性,并可因频繁刺激而产生适应性衰减,双侧潜伏期差和波幅比相对稳定。③肌肉交感神经电活动(musclesympatheticnerveactivity,MSNA)取仰卧位,以钨微电极在右侧腘窝部直接记录腓神经的电活动。④以皮肤血流变动为指标观察交感神经功能采用激光多谱勒血流计于右耳记录血流变动。用描笔或记录器记录基础波(basicwave,皮肤血管1min内有5—10次的规则性周期性活动。是起因于交感神经活动之血管自动运动的反映),同时用数字描绘器每10s记录一次血流量。交感神经活动变化,通过基础波周期性活动的变化间接地使血流量发生变化。3交感神经型颈椎病的诊断:交感型颈椎病缺乏特异的辅助检查来明确诊断,目前还没有诊断交感型颈椎病的确切标准。颈椎X线片是最重要的检查手段,但因其显示的病变程度多与临床症状不平行,还需要一些其他的诊断手段。事实上,在门诊患者中,有相当一部分头痛、头晕、视物模糊、耳鸣或心动过速的交感型颈椎病患者被误诊为神经科或内科的疾病,直接影响到治疗效果。根据目前的临床经验,诊断可遵循以下原则:①交感神经兴奋症状或交感神经抑制症状②多无明显体征,有些患者可能有颈部屈伸或旋转时略感不适。③X线片上显示颈椎退行性变,或有椎间隙变窄,椎体失稳,尤其是C3~4、C4~5为较常见的椎节失稳节段。但有的患者X线表现可无任何异常表现。④除外与交感神经型颈椎病相似症状的脑、眼、耳和心脏等器质性病变,如青光眼、美尼尔氏征以及神经官能症、更年期综合征等。⑤交感神经功能的实验室检查包括交感缩血管反射(SVR)、交感皮肤反应(SSR)、肌肉交感神经电活动(MSNA),以皮肤血流变动为指标观察交感神经功能。⑥经颈部星状神经节阻滞、高位硬膜囊外封闭和颈椎制动等诊断性治疗手段,有效者也支持交感型颈椎病的诊断。交感型颈椎病的鉴别诊断1 美尼尔氏病它是发源于中耳的原因不明的耳科疾患,症状有头疼、眩晕、恶心呕吐、耳鸣、耳聋、眼震、脉搏缓慢、血压偏低。其发作与过度疲劳、睡眠不足、情绪波动有关,而不是因为颈部的活动而诱发。行耳科检查可鉴别。2 耳内听动脉栓塞患者突然发生耳鸣、耳聋及眩晕,症状严重且持续不减。3 冠状动脉供血不全这类患者发作时常有心前区疼,伴有胸闷气短,且只有一侧上肢或两侧上肢尺侧的反射性疼痛,而没有上肢其他节段性疼痛和知觉改变;心电图、平板运动实验等检查多有异常,服用硝酸甘油酯类药可缓解症状。4 神经官能症患者症状多,但体检无神经根性或脊髓受害体征,神经内科用药有一定疗效,减轻精神压力症状可明显缓解。5 青光眼可有同侧偏头疼,眼眶部酸疼和恶心、呕吐,眼科检查可以发现视力减退,还可出现红视。6 椎动脉型颈椎病椎动脉型颈椎病和交感神经型颈椎病本身的诊断存在争议,又由于解剖和生理病理原因,椎动脉型颈椎病与交感神经型颈椎病在病因及临床表现上有很多交叉之处,这就给临床上对椎动脉型颈椎病与交感神经型颈椎病鉴别造成了困难。首先,在临床表现上椎动脉型侧重的是血管受压、供血不足的症候,交感型则表现为交感兴奋或抑制的症状,患者出现不同节段交感神经反射症状,如视觉障碍、耳鸣眼球震颤、肌力减弱、腱反射亢进等复杂证候,也称Barre-Lieou症候群。这与参加反射的节后纤维的受累性质与数量密切相关。交感型颈椎病导致的不典型心绞痛即是其中特殊类型之一。交感神经型颈椎病的症状不仅有椎动脉型颈椎病的表现,而且还有其他交感神经功能紊乱的症状,即交感神经兴奋或抑制症状,如头痛、头晕、心动过速、肢体发凉等,或心动过缓、血压偏低、胃肠蠕动加强、流泪、鼻塞等,有近1/3的患者没有颈椎病的其他症状。其次,在辅助检查上交感神经型颈椎病血管造影无椎动脉狭窄,以与椎动脉型椎病相鉴别。还发现在椎动脉型颈椎病和交感型颈椎病这二型颈椎病中,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结果是不同的,其中椎动脉型颈椎病的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均比交感型颈椎病患者高。最后,在诊断性治疗手段上,椎动脉型需用椎动脉造影或核磁共振椎动脉显影,交感神经型需用颈椎高位硬膜外封闭或颈交感神经封闭等方法有效进一步鉴别。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