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丁酸氮芥片嵊州建成全国首个村级戏曲博物馆 第一副女子戏班的戏服还保存完好
“喏,这件就是当时的戏服,80多年过去了,虽然显得有点陈旧,但仍然保存得相当好。”昨天上午,嵊州市甘霖镇施家岙村*支部书记王惜时指着橱窗内的一件衣服,显得十分兴奋。这天,施家岙村“早期女子越剧博物馆”正式开馆。据悉,这是全国首个村级戏曲博物馆。 施家岙村是女子越剧发源地。1923年农历五月廿六,村民王金水忍痛卖掉祖上留下的10亩良田和准备建房的材料作为资金,创办了越剧史上第一副女子小哥班科班,并培养了以施银花、屠杏花、赵瑞花为代表的一代名伶。之后,越剧日益发展,最终成为全国第二大剧种。 博物馆设在早期女子科班生活学习过的旧址——八卦台门。这是一间两层楼房,一楼根据原貌布置成办公室、卧室和教室,二楼为遗物和文字照片资料存放地。据介绍,博物馆已经收集了照片48张、“三花(施银花、屠杏花、赵瑞花)”珍贵遗物11件、科班生活原件36件、同时期物件42件,还采集整理了1.2万字的早期女子越剧文字资料。 为何要建“早期女子越剧博物馆”?王惜时告诉,越剧不仅是嵊州人的骄傲,更是他们施家岙人的骄傲,因此村里历来十分重视保护越剧文化遗产,在上级的关怀下,这几年来村里建造了越剧纪念亭,建起了“越剧文化长廊”,组建了“娘家戏班”向游客演唱原汁原味的越剧,在村貌规划上也尽量突出越剧特色,完整地保护了绳武堂、八卦台门等与女子越剧有关的遗迹,但总觉得在保护早期女子越剧遗产和挖掘越剧文化上做得不够深入。为此,村班子成员经过商讨,提出通过建“早期女子越剧博物馆”的形式来保护和推介越剧文化。不曾料想,这个设想得到了绍兴市文广局和嵊州市有关领导的大力支持,不仅资金很快得到解决,还多次得到了他们的指导和帮助。 王惜时表示,今后他们一方面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施家岙村以及博物馆的知名度,一方面继续收集有关早期女子越剧的资料,充实博物馆的内容,不断丰富女子越剧在早期时的历史,以便让专家们更好地研究嵊州的越剧文化。